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本网发布>

让北境之瓷重生 这个85后非遗传人很不同

2023-11-30 12:20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沈阳11月30日讯 (记者 李培刚)  11月28日,“追梦中华·开放与创新的辽沈大地”2023海外华文媒体辽宁行活动近日走进沈阳,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和5家涉侨中央媒体代表探寻沈阳的开放与创新,活动由中国侨联指导,辽宁省侨联、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侨联主办。

辽瓷非遗传承人孙天舒接受采访

“辽瓷文化是我们北方文化的一脉,是我们北方人值得骄傲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手上的皮囊壶是辽瓷特有的陶瓷器型,由契丹人所使用的皮质水囊演化而来,壶身上扁下圆,这正是游牧民族向定居下来所使用的的容器,非常有特色。” 辽瓷非遗传承人孙天舒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中国对外的世界的称呼是China,其实还有一个世界称呼就是辽(代)契丹的音译“Китай”,我们的北方的辽文化原来这么强盛,可以在世界当中来代表中国,辽文化是中国北方文化源头,辽瓷是辽文化载体。

据介绍,辽瓷是辽代陶瓷的简称,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一朵意蕴迷人的奇葩,是契丹民族所开创的辽金艺术文化的缩影,是极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珍品。然而在传承的历史过程中,辽瓷技艺出现了200余年的断档,导致后人为了恢复辽瓷技艺面临诸多困难。

“我应该去承担这份责任,尤其作为家乡人,应该把这个断档技艺给捡起来,将它恢复下去,让它发扬光大。”孙天舒介绍,1988年出生的孙天舒儿时便对陶瓷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她读取了陶艺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孙天舒结识了北瓷泰斗、辽瓷研制第一人关宝琮,并与辽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走遍中国各大窑口,了解和掌握了各类陶瓷的制作方法后,开始探究辽瓷技艺,并决心用自己的双手让辽瓷技艺‘重生’。”孙天舒说,辽瓷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极具挑战。在缺乏相关史料的情况下,恢复辽瓷技艺的道路并不平坦,她一度吃住在窑厂,用试错的方法不断尝试材料成分的比例和搭配。

经过三年时间不断的探索试验,废寝忘食钻研制作工艺,精益求精不断摸索经验,2017年,孙天舒将辽瓷烧制技艺成功恢复,并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孙天舒拥有的专利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目前已有创新品200余款,涵盖日用瓷、工艺品瓷、艺术作品等,且部分被纳入国家的国礼用瓷。

“我很高兴可以恢复辽瓷技艺,希望让更多的人能通过我们的产品,去认识和喜欢上辽瓷,成为辽瓷的新鲜血液,将它弘扬出去。”孙天舒说。如今孙天舒致力于“用可以使用的千年文化,做拿的出手的辽宁礼物”,让辽瓷成为沈阳、成为辽宁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李培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