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政协要闻>

广东省政协开展专题调研力促履职工作提质增效

2023-11-21 08: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是制约市县政协提升工作质量的瓶颈。近年来,广东省各级政协围绕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开展了许多探索,今年省政协又聚焦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开展“回头看”调研。近日,广东省政协召开专题调研座谈会,来自部分市、县两级政协负责人纷纷发言,为破解“两个薄弱”问题支招。

强弱项:从“基础工作薄弱”入手

11月2日,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带队到湛江召开“着力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调研(湛江)座谈会,深入了解湛江、茂名的市县政协工作情况。调研组发现,“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协商平台和协商制度不够健全,协商主业不够突出等方面。在11月3日召开的座谈会上,大家针对“工作薄弱”畅所欲言。

汕尾市陆河县政协主席叶祥振认为,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必须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政府支持。

江门市新会区政协则在加强政协协商、民主监督方面“大做文章”。例如,每年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制定“三大履职计划”,形成“每月月初报计划、月底报阶段性工作总结”的工作机制;将每年4-6月固定为“百日调研季”,把每月16日固定为“委员履职日”;以“政协提案+社情民意”为抓手,以“委员工作室+基层协商驿站”为平台,联合民主党派开展“党派+”履职活动,探索民主监督的有效实现途径。

云浮市郁南县政协努力在提高调研报告质量上发力,借外脑合众力,广泛调动社会资源,用专业人做专业事,破解基层政协脑力不足的堵点,多篇调研报告得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推动调研成果转化。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政协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联系,广东各级政协积极探索推进委员工作室(站)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政协已依托高校、镇街、社区等建设政协委员工作室(站)近3000个。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委员工作室(站)不断涌现,呈现出功能定位多元,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界别和地域相补充,重点界别参与、主要区域全覆盖等特征,切实打通政协委员履职的“最后一公里”。

揭阳市政协主席崔建军建议,壮大基层工作阵地,广泛吸纳当地退休干部、致富带头人、乡贤等参与协商议事。

邓海光对各市县政协的做法和建议表示肯定,并指出,破解“两个薄弱”问题必须做好政协自身的主责主业,要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将着力点放在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把基层政协专门委员会做实做专,积极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政协协商工作质量。

补短板:以“人员力量薄弱”为重点

截至目前,广东各市县政协增加编制200多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人”的问题。但机构设置有待规范、干部结构老化等问题依然突出。

其中,专委会力量薄弱是不少市县政协都“头疼”的问题,“二人科室”“一人专委会”“专委会专业不专职”现象普遍。

“目前,各县(市、区)政协专委会设置‘五花八门’,县级政协大部分专委会没有编制。”肇庆市政协主席黄忠幸建议规范健全专委会设置,配齐配强机关必要工作力量。

“政协工作有为才有位。”阳江市阳西县政协主席张宜春建议适时补充新生力量,从年龄结构、学历专业结构等方面对干部队伍进行优化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梯次框架,激活政协干部队伍“一池活水”。

事实上,广东省各级政协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上,不仅注重增加机构人员的数量,更注重提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的素质,大兴学习之风,不断提高委员和干部履职的能力水平。2020年上线的“数字政协”平台则为市县政协工作带来“福音”,逐步形成全省各级政协信息化建设一幅图一张网,达到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截至11月3日,“数字政协”平台标准版累计推广至市、县(市、区)政协单位87家,均为省政协免费提供给各政协单位使用。

“随着数字政协的建设,信息技术在政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政协缺少专门的信息机构和人员。”湛江市政协主席李多民建议省政协加大对市县区政协“数字政协”平台建设的技术支持,帮助市县区政协更好地利用“数字政协”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互联网+政协”履职活动,以数字赋能市县区政协履职现代化。

“‘两个薄弱’的解决,党委、政府要重视和支持,政协自身也要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从简单增设机构、增加人员向挖掘创新潜力、优化流程、提质增效转变,‘不建机构建机制’,把委员动员组织起来,把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市县政协工作更具活力、更富实效。”邓海光说。

【责任编辑:李培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