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碳足迹需精准量化
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前提,也是践行“双碳”战略的有效路径。我国工业品种种类齐全,工业产品的碳足迹精准量化,对于打造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碳足迹的量化,有助于辨识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过程,并制定有效的碳减排方案。计算碳足迹、发展碳标签(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标注)作为公众易接受的气候信息披露方式,也影响着全球合作。在碳关税制度下,高碳商品的成本将上升,低碳替代品将变得更具吸引力,碳标签则是最直接的衡量指标,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
从国际看,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对产品碳足迹的核算方法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英国是最早发布碳足迹评价方法规范的国家之一;欧盟委员会也发布了产品环境足迹(PEF)和组织环境足迹(OEF)评价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委员会对外公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要求进口商按季度报告进口产品的数量和碳含量,过渡期结束后即2026年1月1日起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我国正在加紧制定相关的碳足迹标准要求,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已鼓励相关企业进行了碳足迹认证,并指导行业协会发布了LED照明、电视机、微型计算机等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团体标准,各城市陆续出台了碳中和、碳足迹核算指南地方标准。然而,目前国内的评价标准不一致,缺乏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统一的和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例,碳足迹的数据来源除了生产厂区内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其他间接排放,这部分数据的准确性难以有效保障,且碳排放量是动态变化的,即使是同一类产品,在不同的供应链中形成的碳足迹亦有所不同。如何建立上下游企业的信任机制,是计算产品碳足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的碳足迹标准需要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经过标准核算的结果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在国际贸易中才能得到认可。
一是与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范接轨,建立精准量化的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在与国际通行标准对接的基础上,聚焦特定行业,进一步提供便于评估和落地的细则,包括统一的可靠、权威、精准的工业产品碳足迹评估和认证方法,并支持数据的公开与透明。加强碳足迹领域的国际合作,在碳足迹评价方法以及各国的低碳产品认证和标签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协调、融合,形成共识,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多双边的互认合作。结合数字技术,完善产品碳足迹透明化追溯。从重点行业产品入手,通过区块链,确保产品数据、产品碳排放数据在生产企业及供应商之间进行安全可靠共享。利用工业边缘计算能力及数字化能力,打造可细化到厂域级、产线级和产品级的碳足迹追踪。通过经行业认可的、可追溯的碳足迹标签,有效引导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减排,提高工业产品的绿色竞争优势。
二是开展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示范试点,加强应对欧盟碳关税的能力。面向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电子信息等工业领域,在部分地区率先推广工业产品碳足迹可信精算与透明化的试点示范,并有序推广到不同行业。在长三角等部分较为成熟的地区,可以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平台在碳排放交易试点方面积累的经验,帮助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出口企业对碳排放量、产品的碳足迹、可能被征收的碳关税进行核算和预测,积极对标国内外同行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寻找差距,制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计划。建立出口欧盟企业产品碳足迹、碳排放量方面的数据库,在评估企业与碳排放有关的经营风险方面及时予以警示,为相关ESG指数编制提供支持。探索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设立出口欧盟企业自愿参加的板块,与欧盟通过“沪欧通”和“欧互通”的方式,让中欧相关企业互相参与对方的碳市场,中欧相关碳市场的碳排放配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认。
三是完善碳足迹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产业政策,将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和认证纳入企业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示范试点目录予以引导鼓励,并配以相关的产业资金扶持,支持传统企业和工厂进行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成为新的发展动能。鼓励企业通过前沿数字化技术应用,借助动态、精准的产品碳足迹精算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完整动态数据,实现对不同拟减排措施和参与的碳中和活动的择优与改进,做到精准减碳。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