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市政协坚持理论、培训、实践三位一体 “三个基地”书写履职新篇章
“听完课后受益匪浅,这场讲座让我又长本领了。”近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政协2023年第三期“政协大讲堂”上,委员和政协工作者频频点赞,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好“三个作用”,写好委员作业。
这是该市政协发挥“三个基地”作用的又一行动。今年以来,张家界市政协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以下简称“三个基地”)建设,提出“三个基地”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切实抓好五个具体联系点工作,形成了一批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一批有影响的培训成果、一批有特色的实践成果,为推动全市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添加了新注脚。
目前,“发挥政协优势,助推湖南与港澳深度合作研究——以加快建设张家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例”等省、市三级联动10个课题均已形成初步研究成果。6月27日,市政协专题议政协商“加快康养旅游发展,助力张家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市委书记刘革安的高度肯定。
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湖南百年育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为市政协培训基地,该基地突出思想引领、拓宽培训领域、突出培训效果,在进一步强化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党的理论武装上出成效。今年以来,举办“政协大讲堂”,推动“读书+履职”深度融合相互赋能;开展省市县政协委员助力建设现代化新桑植学习培训活动,推动建设现代化新桑植。据悉,该市政协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组织线上培训学习1期,培训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近1000人次。
以创新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履职实践,今年以来,张家界市政协在永定区、武陵源区和慈利县建立3个实践基地,依托181个委员工作室载体,全面投入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永定区实践基地以“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为主题,打造的“天门协商”品牌已在全市发挥示范作用;慈利县实践基地以“南方大寨”长峪铺村为依托,推进“一个委员工作室、振兴一个村、激活一个镇、带动一个县”的工作路径,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武陵源区实践基地积极探索旅游+生态+康养的融合发展之路。
“‘三个基地’已成为张家界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张家界市政协主席欧阳斌说,市政协将持续发力,抓出特色,形成品牌,干出成效,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张家界新篇章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