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姚力军:困难锻造英雄 让高端制造业领域多几张中国名片| 侨心第34期
中国网北京9月5日讯 (记者 张宁锐 李培刚 张静)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归侨代表、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姚力军接受中国网专访。姚力军表示,“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和使命,要让‘中国制造’不仅是便宜的鞋子袜子,关键要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多几张我们中国的名片。要敢于在高科技领域与世界同行竞争,为‘中国制造’增添光荣,让‘中国制造’服务世界。”
姚力军获“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荣誉称号 中国网记者 李培刚摄
中国网:您是什么时时候出国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回国?
姚力军:我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的本科、硕士、博士,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1994年,博士快读完的时候获得了日本文部省奖学金,我就决定出国读第二个博士。毕业后到一个美国跨国公司的日本工厂工作,在那个工厂从工程师一直做到生产基地的总执行官。在日本工作的日子,我意识到,当时美国已经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制裁日本,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信念,我们中国人在高端材料领域必须有所作为,而且我们是可以办到的。
2005年回国,我们创建了江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全球半导体芯片制作原材料的供应。
2017年公司在A股上市,到现在,我们的产品占到了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半导体芯片原材料领域里,市场份额已经是全球第二了。我们的超高纯金属靶材,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结束了产品依赖进口的历史,并在世界先端的工艺实现批量供货,打破了美、日跨国公司的垄断格局。我们让电子材料领域成功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中。
中国网:创业不易,在高科技领域创业门槛更高,您碰到过哪些难题?
姚力军:回国创业初期,国内总体情况确实很艰难,整个半导体产业领域,几乎没有成熟的高端人才、没有像样的装备、没有品牌,缺材料、少资金,就我们当时了解的情况,某种意义上说,芯片产业链上几乎没有中国企业。
我在日本工作的工厂已经有很不错的国际市场,我本人也在行业圈积累了信任,所以,有一些外国朋友主动跟我到中国创业,我又吸引了几个“海归”博士,公司初创的第一批骨干成员就这样组建了起来。
中国网:人有了,资金呢?
姚力军:资金非常缺,没有投资人愿意投我们,当时资金热衷于投互联网风口上的一些企业。没办法,我把自己的几乎所有家当全都砸了进去,还向朋友亲戚借了大几千万。
我记得,2008年年关,余姚下了一场大雪,把树都压倒了。在那场大雪的春节,我开着一辆旧车,在雪地里奔波,到处借钱,因为过年工资都发不出来了,还要支付供应商的钱,那时候真的很困难。
姚力军(右)正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 中国网记者 李培刚摄
中国网:现在回想起来,缺钱是当年最大的困难吗?
姚力军:还不算,最难的是,当时(在芯片材料领域)中国企业不买中国产的东西。我们拎着产品到中国客户那里,四处碰壁。这也难免,因为在半导体芯片市场上主流产品都是进口的。后来,最先认可我们产品的,是日本公司,后来又出口到台湾地区,日本和台湾的客户认可,韩国市场、东南亚市场也打开了,这之后,我们的产品才得以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
中国网:听上去,公司初创阶段,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生产基本空白,这种情况下你们的设备是怎么解决的?
姚力军:所有设备都是从无到有,几乎都是我们自主设计,这也是非常困难的。18年来,我们每年都研发新工艺,改进和研发新设备。今天看,高端的设备我们搞了几千台(套),现在,国外的同行来我这里看到我们的设备,也是非常羡慕。
中国网:在这样艰难的创业路上,是什么力量让您得以持续前行?
姚力军:困难才能锻造英雄。创业之初,我们就明确,我们不是赚点钱了事,我们有使命有责任,一定要为“中国制造”争光,赋予“中国制造”新的内涵,我们要让世人知道,“中国制造”不仅是便宜的鞋子袜子,关键要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多几张我们中国的名片。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这辈子就干好这一件事,把这块技术短板给我们国家补上,我这辈子就值了。
我经常告诉员工,你的工作代表着“中国制造”的品质,要严格要求自己,我们从企业战略上决定了我们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就像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样,有种精神激励着我们。
中国网:侨胞回国创业,当地政府有没有给你们一些支持和帮助?
姚力军:浙江是创业的好地方,当地的政府很讲诚信,一棒接着一棒干,给了我和很多企业连续性的政策支持,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还有侨联,也对我们归侨帮助很大。你想想,我们刚回国的时候,要融入到国内社会,面临很多困难的,没朋友,没有销售渠道,也与组织搭不上线。这时,侨联组织主动来拥抱你。侨联这个平台很包容,很细腻,我们感受到了侨联的温暖,也借助侨联的很多联谊、交流活动,认识了很多朋友,学到了很多精彩的思想理念,真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中国网:与18年前相比,您自己的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中国的总体环境也有了巨大改变。对未来,怎么看?
姚力军: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中国已经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方案,当今中国可以承载很多人的梦想,我是从海外回来的,我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大潮中,这是举世难得的机会。
从侨务工作的角度,我觉得我们要更多关注新生代的侨胞,三年疫情,他们很少回来交流,所以也搞不清楚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有了哪些变化,要更紧密地把新生代侨胞和祖国的发展联系到一起,一方面让华侨华人参与和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通过华侨华人向世界传播真实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