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委员·讲述>

王众一:以高质量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传承发展

2023-07-03 09:1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民中国》创刊70周年纪念特辑掠影

  《人民中国》创刊70周年纪念特辑掠影

  《人民中国》创刊70周年纪念特辑掠影

■精彩阅读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通过深入调研作出研判,再通过顶层设计带动整体升级。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大有可为,传统国际传播载体也应担负起使命职责,在深入、系统传播方面发挥优势,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聚焦中华文化的优秀精华,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最新成果,应该是今后国际传播的重点所在。文化传播需要更大的格局、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强的使命担当,高质量国际传播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亟待加强的配套工程。

就在习近平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发表前后,5月和6月我参加的两场活动,引发了我对高质量国际传播对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思考。

5月下旬,我参加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组织的主题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调研,有机会深入地方了解当地如何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文旅和文创、文艺演出及文化出版等领域作出的努力与成果。对于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创新,体现了各地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探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中洋溢着不竭的创作热情。

这一切令我深受鼓舞,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那就是,如何在商业性开发中保持优秀文化的提炼与提升,促进其与世界对话,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比如,如果能够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角度进一步立意高深地提炼敦煌文化精神,完成其价值的现代化提炼,并融入文创、文旅产品中去,就会使敦煌文化的呈现不仅有“美”的层面,更向“善”与“真”的境界提升,对于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整体提升无疑大有裨益。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通过深入调研作出研判,再通过顶层设计带动整体升级。

6月下旬,我参加了在东京举行的《人民中国》日文版创刊暨在日本发行70周年纪念活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本创办70年的杂志与读者和本土作者的血肉联系。自创刊40周年起连续5次参加《人民中国》创刊纪念活动的老读者小林泰,不顾91岁高龄,抱病撑起精神前来参加活动;青年读者山本胜巳特意携妻子和四岁的女儿华莲,专程从300公里外的爱知县赶来为《人民中国》70周年庆贺加油;已故专栏作者江原规由的夫人江原孔江女士因病无法来到活动现场,通过友人手机转播聆听了我作的特别演讲,激动地发来感想说:我先生有幸结识王总编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为促进日中关系发光发热,我想今天他也一定正在天上守护着我们,祝福着《人民中国》迎来创刊70周年。《人民中国》自创刊以来就和对象国读者建立了广泛深入的联系,通过读者调研,确立了人文外宣的基本定位,70年来一直对日本进行精准文化传播,系统地将中国的历史、国情、文化与价值介绍给日本受众。日本大报《日本经济新闻》曾撰文称,在众多的对日传播媒体中,全面了解中国的升级版百科全书式的期刊版本非《人民中国》莫属。这表明,真实有效的国际传播,宣传中国文化精华与中国思想价值的国际传播,可以通过国际传播期刊实现。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国际传播大有可为,传统国际传播载体也应担负起使命职责,在深入、系统传播方面发挥优势,再立新功。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对外系统性讲清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新媒体时代,弥补碎片化、娱乐化、同质化传播的短板,真正系统深入地讲明白中华文化的道理并使之深入人心,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传统纸质版书刊的独特作用值得重新审视。我曾经在日本大阪人类学博物馆参观,工作人员把我带到馆内的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学术著作的海洋中,一排书架上整齐地码放着自创刊号以来的全部《人民中国》杂志合订本。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之所以重视《人民中国》这份综合期刊,就是因为它多年来介绍了丰富的民风民俗和中国历史,许多报道如同学者的田野考察,信息量和学术价值极大,经常得到学者的学术引用。这个故事表明,这种厚重的富于信息、知识积淀特点的国际传播出版物,具有久久为功、深入人心的作用。这些传统,后来通过《中国的世界遗产》《北京的石头、水、树木》《东西文明比较》《美丽中国》《传家》等精品栏目依然在延续,使得《人民中国》成为国际传播期刊版本序列中的高“骨密度”刊物。

文化主体意识和跨文化转化的话语打造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关键性突破点。既有文化自信,又有文化担当;既通晓中国文化,又懂得与世界不同文化对话,这样的中国主体性人才建设刻不容缓。这支队伍的高端人才的稀缺性成为策划实施真正有效的对外文化传播的瓶颈性限制因素。中国外文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融通中外的高端人才群星璀璨的时代:比如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他的夫人戴乃迭的组合,使外文出版社出版了权威版本的《红楼梦》英译本;在对日传播领域,公认的大家刘德有通过深厚的跨文化翻译功力,不仅成为文字翻译的佼佼者,更是为国家领导人做过出色的翻译而得到好评,并在以记者身份驻日期间深入观察日本社会与语言的变迁,写出了颇有见地的日本观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着自觉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又具有融通中外文化的过硬本领;有着跨文化翻译与传播的问题意识,又具有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实际能力。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现代国际汉学家是可以团结的力量。历史上,中国的古典文化在欧洲的传播,曾给启蒙运动带来很大的启迪。随着中华文化走向复兴,融通古今的汉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现代汉学研究的新成果将再次给世界输送解决当下与未来问题的新启迪。要在此过程中发现、团结这样的汉学家,鼓励、支持他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加强中国学者和国际汉学家的交流合作,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总编辑)

【责任编辑:李培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