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青岛4月6日电(记者 陈小艳 通讯员 陈笑蔚)3月30日,青岛市红十字会组织社会各界在福宁园红十字奉献林举行以“生命·遇见”为主题的青岛市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市政协委员来到活动现场,与捐献者家属、器官移植受者、志愿者代表等共同诵读《奉献林赋》,分别向捐献者敬献鲜花,共同纪念无私奉献大爱的捐献者们。
“目前,青岛市有近6万名爱心人士登记为捐献志愿者,已实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超过4400例,实现所有重要脏器的本土捐献和移植,近万名患者获得重生的希望。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而捐献者们选择以特殊的方式将生命延续,其中凝聚着捐献者和家属们的无私大爱,展示了青岛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时尚与进步,成为文明青岛的一张名片。”青岛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高嵘表示。
“感恩生命无私的奉献,致敬崇高的人间大爱,此行令我深受撼动。作为政协委员,要鼓励更多的人加入‘传递生命’的善举中来。”纪念活动结束后,委员、专家召开座谈会,市政协专职常委彭建国在会上呼吁大家围绕器官捐献主题积极建言。
“要提高捐献率,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十几年前,大众对于遗体的完整性十分在意,加上对器官捐献知识不了解,当时工作推进的难度很大。这些年来,大众对于器官捐献的认识正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其归于尘土,不如将有用器官或遗体捐献出来,挽救他人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完成生命的延续。”沈华是青岛遗体捐献首倡者沈福彭先生的女儿,所以对遗体捐献工作的重要性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她认为,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已经被更多的大众接受。
“随着全社会观念意识的提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截至目前已完成肝脏移植手术1095例、肾脏移植手术1911例、心脏移植手术42例、肺脏移植手术21例,器官移植手术数量及手术质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青岛大学医学部器官捐献与移植研究院院长蔡金贞在介绍成绩的同时,认为移植是捐献的原动力,随着全市移植技术及能力的不断提升,供体短缺的矛盾也愈加突出。任重而道远,人体器官捐献仍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
“要加快遗体器官捐献公益事业的发展,改变传统观念,让更多人理解并接受人道思想;要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不断配套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让捐献者有一个‘家’。建立纪念碑、纪念林、纪念馆或纪念网站等,通过举行海葬等方式缅怀和纪念器官捐献者,并为捐献者家属提供缅怀亲人的场所和仪式。”马莉娜既是政协委员,也是捐献者家属,她在此次纪念活动中感触颇深,认为应让捐献者得到“看得见”的尊重,给捐献者家属更多人文关怀。
“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是一项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密切配合。会上,政协委员和专家集思广益,智慧和经验碰撞出火花。期待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项事业,用爱为生命接力,让青岛这座城市的爱心义举一直延续下去。”市政协专职常委齐光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