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国与东盟、欧盟及蒙俄等经贸增长,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联洲际的双循环作用将愈加凸显。但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丁时勇一直紧密关注我国西部地区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
他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通道-物流-经贸-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开放发展机制尚未形成,中欧班列依然存在无序竞争、开行效率不高的情况,北部湾各港收费较高也影响南向通道的利用效率。另外,也还存在各地区在贸易规则方面尚不协调、信息服务平台之间缺乏有效联通、出口货源多于进口货源、上下行班列开行数量不均衡等问题。
为此他建议,要推动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也要寻求制度创新和政策联动。“比如,可以探索创新铁海联运、江海联运沿线衔接合作模式,与新加坡开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并逐步扩大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可以联合沿线省区市共同探索国际多式联运、陆海贸易规则、数字通道等标准规则体系,力争出台国际相关行业标准。”
此外,丁时勇建议,要构建国际贸易物流数字信息平台,推动通道沿线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提升运输通道整体效能。
“可以尝试推动中欧班列、通道沿线国内区域共建相关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也可以通过深度应用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各方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和设施设备智能化、作业便捷化、管理智慧化。”丁时勇说,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要部署,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协同提升国际运输通道的整体效能,一定能为“一带一路”建设增加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