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话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社科界别协商会议聚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学理支持”

发布时间: 2023-03-11 10:2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江迪 | 责任编辑: 张静

3月10日上午,社科界举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学理支持建言献策。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先后有16位委员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育部、中国社科院有关负责人到场听取委员意见并作出回应。

“要创造中国话语体系来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陈理委员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西方已有的现代化体系、范畴、话语无法解释的。我们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好地解释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理论界、学术界等兴起了阐释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热潮,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冯鹏志委员注意到,目前有的成果思想性、学理性特点不够突出,甚至只是简单套用西方现代化理论、概念和话语,由此引起的误读乃至扭曲令人担忧。他建议,相关部门尽快采取有力度的引导性措施,切实加强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与宣传,组织编写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干部学习读本和案例教材,引导高校开设中国式现代化课程;组织或委托学术机构系统地产出一批富有原创性、前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张继焦委员注意到,一些一级学科关于现代化议题目前采用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建议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过程中,对西方现代化理论要做4个方面的工作:吸收、对话、反驳、构建,既要吸收其有益的成分,也要展开积极的对话,还要进行有力的反驳,由此构建起一套既可以跟西方学术接轨和对话,又能够自成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由于我国区域间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路子不尽相同,所以统筹做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篇章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崔海洋委员建议,要建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研究资助体系,适当增加西部项目资助规模,同时加快推动建立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制度。

各部门负责人认同倾听、仔细记录委员发言,表示委员的意见建议中肯务实,要认真研究,加以采纳落实,并将在研究和采纳落实过程中,注意和委员们协商沟通。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