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中央建议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游戏分级制度 | 建言中国196期

发布时间: 2023-03-02 14:10:31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中国网北京3月1日讯(记者 秦金月 实习生 曹文慧)记者从民盟中央获悉,民盟中央拟在2023全国两会上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提高网游行业监管效能打造健康网游产业的提案》。

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VR等产业加速演进,“宅经济”占比增大,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然而,对网络游戏的监管还存在法规不健全、权责不清晰、效果不够好等问题,青少年游戏成瘾、儿童近视甚至引发犯罪等社会现象常有发生,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新阵地、社会家庭的老难题。

由此,民盟中央在三个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高网游行业监管效能,打造健康网游产业。

首先,完善法规制度。进行专门立法。建议出台贯穿游戏发行前、游戏运营中、游戏影响后等全过程的政策法规,制定我国统一的网络游戏基本法。明确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责与范围,为各监管部门提供法律抓手,实现对网络游戏行业的有序监管。

完善准入要求。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建立由教育、心理学等专家组成的网络游戏定级委员会,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规范网络游戏的内容发展。设定网络游戏许可的准入条件,加强对网络游戏经营场所的专项监管以及产品上线运营前严格自查自纠。

统一执法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处罚标准,各地结合实际参照执行。设立网游企业负面行为清单,建立处罚参考标准,包括经济处罚、失信处理、行政处罚等。严格规范网游收费标准和扣费方式,健全游戏中的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费申诉与受理机制,制定统一清晰的退费标准,强制企业执行,对收费道具、点卡消费实行市场指导价,严禁未成年人网络消费,严禁通过划转手机费、通过未知短信直接收费等方式来完成支付。

其次,明确主体责任。厘清政府部门责任。针对网络游戏的文化输出属性、非地域属性、竞技体育属性、营销消费属性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同管理部门各自的分工、职责与权限,避免多头管理带来的管理混乱与监管漏洞。牵头发展网络游戏行业协会,使其真正发挥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作用、对企业和网游的协同监管作用。

开展多元监督。建立第三方网络游戏监督或评价机构,将监管权力下放,例如对游戏内容审查等监管权力,可交给专业性强的行业协会负责。健全网络举报制度,打造基于网民的网络游戏评价中心、网络游戏违规运营举报中心,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及时曝光社会评价较差的游戏。

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对网络游戏企业的惩处力度,重点排查用户数量多、社会影响大的网络游戏产品,重点打击私服侵权、直播侵权,以及套用版本号运营、违规服务未成年人、网游抽奖赌博化等违规行为,特别对涉黄、涉赌、涉诈骗等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模糊违法行为,需追究法律责任。

最后,提升监管技术。建立网游监控数据平台。建议由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新闻出版署牵头,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督平台,实行接入报批制度,所有游戏产品数据接入监测才准予发行。通过有效的举报机制、后台监督、大数据分析,构建一个严格完整的监控网络。

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模块。网游软件内嵌身份认证插件后台,游戏中后台认证;加强网络游戏的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全流程监测,各游戏认证信息统计,限制累计时间。建立全国未成年人身份认证系统,要求所有上架的网络游戏入网,防止青少年在一个游戏中达到防沉迷时间限制后又转至其他游戏。

技术监管手段多元化。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通过区块链技术杜绝私服、盗版等非监管体系下的游戏产品流通发行,单机游戏应内置离线监管模块。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验证技术、年龄识别等,防范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证登录游戏,实行注册实名与人脸双认证。通过虚拟人技术,实施网络游戏视频巡查机制,通过虚拟警察等宣贯文明网游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