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五年工作:坚持履职为民 助力改善民生福祉

发布时间: 2023-03-02 09:3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张静

       五年来,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党组、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全面依法治国、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方面重要问题,突出特点和优势,以质量、效率、效果为导向,扎实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各项工作呈现新风貌、取得新成效。牵头和参与承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10场,承办双周协商座谈会14场、远程协商会1场、专家协商会9场、对口协商会5场、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4场;召开“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协商座谈会4场、全国地方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工作座谈会4场;组织专题视察调研47项、参与服务全国政协党组成员自主调研2项;督办重点提案11件;办理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征求意见150余件,报送的调研报告、政协信息得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36次,有关意见建议被45份法律法规和文件采纳。

主要工作情况

■ 找准领航奋进前行的坐标点,努力打造有理想、有信念的专委会

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分党组切实肩负起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责任,每年年初召开分党组和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全年工作;每月召开分党组暨主任会议,集中抓大事议大事,共召开56次分党组会议和35次主任会议。分党组成员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履行职责,带动委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同频共振。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分党组成员均编入社法委办公室党支部和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针对沈德咏、傅政华案件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全体委员明红线、守底线、筑防线。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通过开展系列专题学习讨论、邀请权威专家辅导授课等方式,持续掀起学习热潮。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分党组专题学、委员集体学等形式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小组第10组组织工作,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等辅导授课,感悟党的创新理论思想伟力。召开委员学习座谈会8次,围绕“百年党史”等深入学习交流。坚持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结合不同主题赴香山革命纪念馆等沉浸式学习。累计开设主题读书群10期,委员发言3万余人次、专家导读105人次、线上交流86场、线下活动11场,努力搭建读书学习、凝聚共识的有效平台。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以分党组集体学习为引领,全体会议、主任会议、专题会议学习相结合,强化系统性和针对性。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学习“四史”同时,深入学习人民政协史、新中国法治史,委员会负责同志全体带头导读,160余位委员分享学习体会10余万字,组织线下交流4次,形成线上与线下齐发力、增长知识与凝聚共识同推进的局面。认真开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更大光荣”主题活动,组织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20余场,在视察调研中赴嘉兴南湖红船等20余处教育基地,深化学习成果。

■ 找准纾解急难愁盼的关切点,努力打造有情怀、有担当的专委会

牢记民生之本,围绕推动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积极建言。召开“加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权益保障”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认真开展专题调研,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通报情况并与委员深入互动。持续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召开“促进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等双周协商座谈会和“加强未成年人权益的综合保护”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领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提案,与社会组织联合召开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以多种形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破解养老之难,聚焦养老保障问题持续协商。围绕“适老涉老商业保险”“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等专题开展调研。以“发挥商业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重要作用”为题,先后召开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对口协商会、界别协商会,领办《关于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重点提案,助力养老民生问题持续解决。科学制定“加快推进社会适老化改造”五年专项民主监督工作方案,每年突出一个主题、精准发力,设计针对家庭、城乡社区及社会公众的调查问卷,收回近2万份,形成的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多行惠民之举,瞄准群众所盼凝心聚力。与相关专委会共同牵头承办本届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深入云南、广西贫困地区调研,形成1份综合报告、2份分报告,专项工作总结被印发各省级政协学习参考。认真开展“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建立特殊贫困群体稳定脱贫综合保障体系”专题调研,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意见建议。就“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专题开展调研,形成的常委会大会发言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中国残联专门来函感谢。

■ 找准发挥专业优势的着力点,努力打造有特色、有品牌的专委会

立足专门协商机构,搭建立法协商平台。每年承办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的立法协商双周协商座谈会,先后召开“著作权法的修订”“行政复议法的修改”等五场会议,取得丰硕建言成果,成为人民政协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开门立法的重要平台,成为社法委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品牌。汪洋主席对五年来的立法协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这项工作做得越来越成熟、规范,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效,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认可。”办理法律法规和文件征求意见130余件,许多重要意见被有关部门采纳。履行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为法治中国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出台等提出意见建议。

围绕重大战略议题,探索开展专家协商。以专门问题、专家参与、专题研究、专业意见为导向,连续两年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民商事领域规则衔接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家协商,筛选建立60余人专家库,通过座谈交流、书面调研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120余人次。形成初步成果后,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和委员有针对性地协商交流,形成2篇报告、7篇政协信息,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要求相关部门予以研究落实。

结合自主调研特点,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关于人工智能等议题自主调研及专家协商会服务工作。组织“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科技伦理与法律问题”实地调研6次,召开相关座谈会27场,整理记录50余万字,研究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体系改革议题开展调研,科学设计个人与企业问卷,通过地方政协和网络抽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万余份,并围绕“大力推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与实施”召开4次专家协商会,研究报告报中央领导同志参阅。

聚力凝聚法治共识,创新开展普法宣传。开设“学习民法典”主题读书群,向社会推广读书成果299篇70余万字、短视频58个,累计阅读量超亿次,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会新闻发布会中得到充分肯定。读书成果《学好用好民法典》出版后得到广泛好评,是目前读书活动出版书目中唯一多次加印的书籍。组织“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读书群,邀请44位法学权威分版块导读。在承办“仲裁法的修订”等双周协商座谈会时,推出系列外文报道,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社法委负责同志及相关委员接受人民网、新华社、央视等访谈,解读法治中国建设。

■ 找准提升治理效能的助力点,努力打造有格局、有作为的专委会

心系国之所需,积极建言平安中国建设。牵头承办“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紧扣重点议题和群众关注问题设置分专题题目,8篇大会发言和1个分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承办“推进国家海洋救助保障体系建设”等双周协商座谈会,将相对“冷门”议题做深做实,汪洋主席给予高度评价。先后召开“乡村治理创新”“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对口协商会,围绕市、县、乡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协商建言,助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加强界别协商,协力搭建联系界别群众桥梁和纽带。连续四年与中国法学会联合举办“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协商座谈会,通过问卷调查、随街采访等形式了解民众期盼,邀请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与委员、专家以圆桌会议的方式座谈交流,共同谋划社会治理之策,走出一条委员履职与专家咨询相互贯通、高层协商与问计于民有机结合的工作新路,成为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打牢共同奋斗基础的新品牌,取得深入联系界别群众、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良好效果。

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疫情暴发初期,及时召开分析会,围绕“凝聚依法防控共识,全面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建言。组织“新冠肺炎疫情的社会影响分析”座谈会,研判疫情对社会心理、社会秩序等的影响,并就疫后社会重建提出建议,形成1篇专项报告、6篇信息。在美西方国家出于各种政治目的向中国“索赔追责”之声乍起时,迅速组织具有国际法学研究背景和丰富涉外诉讼经验的委员和专家,对疫情可能引发的涉外法律风险提出建议。深入研究社区及物业人员在抗疫中协调运转的难点、痛点问题,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加强和改进管理提出建议。调研报告和信息都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 找准提高履职能力的关键点,努力打造有本领、有活力的专委会

着力完善工作机制促规范。结合社法委工作特点,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和《调查研究工作规程》,明确“研究型”调研的程序和标准。修订《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工作指南》,为工作提供遵循。完善联系合作机制,通过走访“两高”、司法部等单位,研究确定相关协商议题,与中国法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就立法协商、开展普法合作等作出安排。做实深圳、杭州调研基地建设,形成稳定合作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协社法委联系指导,每年召开工作座谈会,交流工作成果,增强工作合力。

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增活力。支持委员发挥优势开展自主调研,累计完成29项自主调研,形成1件提案、10篇社情民意信息、会议发言13人次。邀请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参加协商议政活动20余次,多名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推荐委员参与中国法学会组织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等宣讲活动,推动全民普法。鼓励委员撰写文章、接受采访,联系群众、反映诉求,展现良好形象。

加强办公室建设强本领。制定和修订《加强办文工作六项注意》等13项工作制度,完善9项工作流程。每月召开工作讲评会,由不同处室干部就重点工作分析讲评,分享做法、总结经验。坚持在大项任务中使用和锻炼年轻干部,提升单兵作战能力。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中央第七巡视组和机关党组第五轮内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持续推进办公室作风建设。

工作体会

回顾总结五年来的工作,主要形成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始终保持政治定力,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五年来,社法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请示报告制度,每年向全国政协党组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及时请示汇报重要工作。分党组成员带头讲政治、重学习,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和协商议政活动,担任重要工作牵头负责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始终保持人民情怀,时刻把人民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履职为民是党对人民政协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政协的本质属性。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更好地发挥“三个重要”作用,让更多的协商议政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五年来,社法委始终将改善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深入研究、协商建言。在社会养老、稳定脱贫、困难群体权益保障等重要民生问题上,深入协商、积极建言,为改善群众生活献计出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始终保持特色优势,注重聚焦重点议题持续关注、一研到底。专委会的专业特色、协商活动的成效,直接影响人民政协作用的发挥。社会和法治领域热点难点问题多,只有发挥专业人才多、议政能力强的优势,围绕议题深入研究、接力建言,才能不断推动问题解决。五年来,社法委聚焦涉外法治、养老保障体系等议题,长期跟踪、一研到底,把工作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委员的专业优势有机结合,形成“1+1>2”的合力,打造出多个协商议政品牌,取得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丰硕成果。

四、始终保持创新动力,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常做常新。创新是推动人民政协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社法委工作要实现新发展,必须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五年来,社法委勇于开拓创新,推动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按照“长短结合、冷热兼顾”工作思路,科学制定五年规划,确立协商议题;根据不同会议形式和定位,探索出精准“破题”、精确“对题”、精细“解题”的办会方法;创新委员读书、委员学习活动向社会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创新调研形式,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定点和网络调查,提升调研质量。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些为社法委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此,建议下届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坚定政治立场,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分党组建设,强化分党组作用,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社法委各项工作中,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专业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持之以恒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社法委工作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做实做强协商议政品牌,围绕民生保障、依法治国、社会治理领域的重点议题持续建言,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贡献智慧和力量;坚持守正创新,持续为社法委工作注入新的动力。不断探索社法委工作规律、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形成规律性认识,在工作实践中开拓思路、勇于创新。进一步探索联系界别群众新渠道,搭建协商议政新平台,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社法委工作新局面;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两支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继续在固本强基上下功夫,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加强办公室能力建设,锤炼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