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出新样子——十三届全国政协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述评

发布时间: 2023-03-01 14:41:3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赵彤 司晋丽 | 责任编辑: 苏向东

2022年9月1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步履矫健地迈入会场,这已经是他半个月内多次来到全国政协机关了。

当天,在全国政协就“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举行的第五场专家协商会上,汤维建建议修改民事诉讼法,增加“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特别规则”专编。他认为,对于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诉讼程序,不能简单地准用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汤维建的建议赢得了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的认可,“该建议意义重大、可操作性强,能够让港澳台同胞真切地感受到‘一国’之内更紧密、更高效、更便捷的诉讼规则。”

“要运用好协商会的成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再上新台阶。”在会议结束时,全国政协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李少平总结道。

一个小切口,就将全国政协专家协商会深、透、实的特质展露无遗。这个新的协商品牌,也是十三届全国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丰富协商形式、提高协商效能的创新举措之一。

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从人民政协70多年的历史来看,专门协商机构,是一个综合承载了人民政协职能性质的新定位。怎样才能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围绕这个新课题,十三届全国政协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努力使专门协商机构“专”出特色、“专”出质量、“专”出水平。

不求“做了多少”,但求“做出什么效果”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协商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理念和基本方式,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

1949年8月,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参加北平市各届代表会议时感慨:穿制服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乃至戴瓜帽的,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竟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

这就是富有政协特色的协商场景和文化,其广泛性和包容性让代表不同利益诉求的人们平等交流,思想观点得到充分表达。

“与西方政党政治截然不同的是,这些来自不同民族、阶层和界别的政治代表在人民政协中不是进行排他性、博弈性的政治活动,而是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最强大的合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

同心同向、广集众智,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委一级巡视员孙惠玲的切身体会。

孙惠玲多年前就注意到,一些培训班违背教育规律,沦为制造社会焦虑的“工厂”。这让她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踏上了呼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漫漫征途。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后,孙惠玲依旧坚持就这一问题建言。在全国政协这个平台上,她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从一个人调研到一群人调研,从一个人发声到一群人商量。

“应该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彻底切断学校与培训机构背后的利益链条。”

“校外培训机构的教材管理是个盲区。”

“对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管理一紧一松的状态,也导致了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

2018年7月6日,在全国政协召开的“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孙惠玲、唐江澎、俞敏洪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就治理规范培训机构乱象、规范学校行为重视课内提质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会前,围绕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陈晓光分别率队,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委员先后到北京、湖南、安徽等地调研,召开19场座谈会,实地考察16所学校和培训机构,与500多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研讨。

会后,全国政协委托委员们结合会议精神持续追踪、深度调研。调研成果得到国家5部门6次回函反馈,中央领导同志3次作出批示。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雷霆万钧的“双减”行动在全国铺开,义务教育迎来深刻变革。

从“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是本届政协工作的鲜明导向。正如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所指出的,更加注重互动交流,更加注重营造协商氛围,更加注重协商实效。

作为人民政协的一大特色,民主监督也取得了不少实质性成果。全国政协探索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围绕重点议题开展持续跟踪监督,把协商贯穿于确定监督议题、调研了解情况、形成监督意见等全过程。

2021年11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我们联名提案里的相关建议,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王卫星欣慰地说。

由于职业特殊,赡养老人几乎是所有军人面对的一大难题。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王卫星作为第一提案人,与多名委员联名提交的《关于重视和加强军人所赡养老人医养保障工作的提案》,成为2021年全国政协围绕“十四五”规划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的题目之一。

不久后,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的带领下,由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调研组,进行了横跨黑龙江省、安徽省两省五市的实地调研。令王卫星印象深刻的是,每到一地,调研组都与退役军人事务厅、民政厅、卫健委、医保局、驻军单位官兵和家属座谈交流,共收集到主要问题79条、建议141条。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调研组形成调研报告并提交中央有关部门。

《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和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均有不少条款与调研报告的建议一致。新规定将党中央的温暖送至军营,深受官兵们好评。

一次次协商议政,凝结着广大政协委员和全国政协机关工作人员的智慧和心血,一大批意见建议被采纳,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举措,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政策优化了,问题减少了,群众满意了,这也是委员们履职的责任感、成就感所在。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政协要“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

全国政协将完善协商内容与丰富协商形式进行一体谋划,创新协商形式、丰富协商内容,为协商搭建形式多样、更加经常、更加专业的平台,充分反映各党派、团体和各界委员、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五年来,共举办重要政治协商活动105场。

2019年3月29日,在全国政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客串了一回记者。

王红玲站在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的莫岭乡镇公路上,通过手机网络向参会人员远程讲解了“莫岭大道”的前世今生。“路拓宽到6米后,大货车直接开到田间地头,在俄罗斯世界杯上风靡一时的小龙虾就是从这里运出去的。”在展示了成就后,王红玲又结合多年农村工作经验,针对部分农村公路“通而不畅、畅而不美”的问题提出建议。

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是全国政协打破空间之囿,于2018年创立的协商议政“新舞台”。除了北京的主会场外,还在多地设了分会场,将委员、基层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连接在一起,让大家有序参与协商。

在那次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当场表示,对委员们提出的好的意见建议“照单全收”,将在未来“四好农村路”的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吸收。而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通畅”要因地制宜说法,也给了委员们很实际的启发。

“建言者虽在千里之外,却如身临其境;相关部委领导同志适时回应答询,或者吸收采纳,或者释疑解惑,或者带回研究,无缝对接,浑然一体,展现了人民政协新型建言资政方式的内在魅力。”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多次参加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他做了认真总结。

人民政协善协商、真协商,还要做到深协商。于2019年创设的专家协商会就是深度协商的典范。

专家协商会是全国政协针对一些重大复杂问题进行范围较小的前瞻性研究,以闭门会的形式,邀请一些委员和专家反复深度讨论。力求通过深度协商,把相关议题的进展、矛盾、困难讲深讲透,为党和政府决策提出真知灼见。

5G发展、共同富裕、人工智能科技伦理与标准规范、树立践行“大食物观”……围绕这些议题,专家们放下包袱毫无顾忌地发言,充分展现了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彰显了政协应用型智库建设成效。截至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全国政协已经举行了51次专家协商会,协商成果精准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

然而,在最初,专家协商会这个台应该怎么搭,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全国政协领导在部署专家协商会这项新工作时,用了这句话来嘱咐和鼓励。

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承担具体搭台工作的各专门委员会“各显神通”。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杨小波在心里谋划着“打草鞋”的步骤——

首先,得“打”起来。“专家协商会”协商什么?得把需要的主题立起来;谁来协商?得把合适的委员专家邀请来;协商多深?得把明确要求定下来;如何协商?得把有效方法用起来。

其次,得朝“像”去。打得像不像,得时时注意评估、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实践中前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力求越打越像。

第三,得有标准。打了,到底像不像,需要检验。

策划选题、实地调研、摸出症结……为了开好专家协商会,有的专委会事前围绕一个课题先后走访24家科研机构和18家企业,召开26场座谈会;有的注重小范围研讨,就一个题目组织召开10多次小型座谈会。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用解读“剧本”、寻找“主角”、搭建“舞台”、打造“精品”来概括这个过程。

渐渐地,形成了专门委员会主抓、调研协商结合、线上线下联动、委员专家互补的工作格局。

贺丹委员参加过专家协商会,她说,“发言不拘时间,只要能把相关议题的进展、矛盾、困难讲深讲透。所请专家也不囿于政协委员及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让‘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共识越多,团结的程度就越深,形成的力量就越大

政协委员是协商议政的主体,要求真务实提高协商能力水平。全国政协制定了进一步提高协商议政质量的意见和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工作办法,评价情况纳入委员履职档案。这两年,有多位委员获得了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优秀提案奖等荣誉。

认真总结,就会发现这些委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读书”。

始自2020年4月的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融入其中。据统计,有98%的全国政协委员参与了读书活动。政治、经济、生态、外交……委员们聚焦“国之大者”讨论争鸣、学学互进,令读书文化与协商文化相互碰撞、有机结合。

用委员们的话说,把书读“透”了,把人读“厚”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责任意识和协商本领。

在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宋大涵看来,委员们通过协商交流,既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增进了共识,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务实管用。

2022年6月,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后不久,“国学——大一统观”读书群举办“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与特质”研讨座谈会暨“周周论学”活动,20多位委员和专家共同研讨交流,就如何把中华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等重大理论实践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形成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的建议》,以政协信息专报形式报送中央有关领导同志。

汪洋主席要求,发挥政协应用型智库作用,开展战略问题综合研究。

2023年1月30日是农历正月初九,很多上班族还沉浸在春节的气氛当中。一大早,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就赶往高铁站。这天,他要带领“战略学友们”赴上海就战略实力建设、宗教中国化等问题进行自主调研。

三年来,戚建国、叶小文、裘援平等委员自约结成“战略对话学友群”,围绕战略思维和前沿国际关系问题组织学习讨论,帮助大家理解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针对普遍关注的乌克兰危机、中美关系和世界战略形势等问题分析研判、解疑释惑,使大家更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

“坚持协商约群的方式,协商讨论主题,协商讨论交流,协商形成成果。”作为群主,戚建国注重灵活自主学习,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读书群里组织的“家庭教育问题读书交流七日谈”活动令雷鸣强委员难忘。围绕百姓关注的家庭教育之困惑,数十位委员深度参与辩论,通过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分别从学校、家长、学生、老师、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主体的立场来观察“学校寄宿制、住家走读制”背后的利益诉求,发现既存在相同、又不尽相同,甚至有冲突矛盾。

“这就表明,作为公共选择事项,没有大家都满意的,只有大多数满意的。”雷鸣强说,在选择公共决策时,遵循服从的原则应该是寻求公约数,优先大多数。优先共同利益、回应多数诉求,尊重个性诉求、容许不同选择。

这,也道出了协商民主的真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多样、思想观念多元。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把党的主张和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显得分外重要。

通过与委员们共读《共同富裕: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书籍,德勤中国“掌门人”蒋颖委员对国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海外求学时,专业报国的种子就在蒋颖心中生根萌芽,现在她的家国情怀更浓厚了。德勤中国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乡村振兴等战略目标的落地需求,以一滴水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中。

蓝逢辉委员是四川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他探索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发起民族团结、共建共融兴乡村活动,增进汉藏儿童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和谐。

王健委员在读书群里开设“老区革命故事”专栏,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为老区历史编纂呼吁发声。截至2021年,全国有1306个老区县启动了这项工作。

通过共学交流形成的思想火花,一个共识、一份责任也愈发清晰地沉淀在委员们心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共识越多,团结的程度就越深,形成的力量就越大。”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告诉记者,“聚焦凝聚共识”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通过《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时就强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政治协商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把各方面力量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总结好政治协商工作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必将进一步提升政治协商在国家治理中的效能。

(记者 赵彤 司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