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五年工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

发布时间: 2023-03-01 11:08:1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苏向东

——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五年工作总结

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党组、常委会和主席会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中共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共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人口发展、能源革命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各项职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丰硕履职成果,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气象、新作为。

主要工作情况

■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牢委员会履职正确政治方向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建立委员会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开展分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42次、委员会集体学习17次、线上读书学习100余次,引导委员会和农工党、总工会、妇联界别委员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两支队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等。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第一时间组织委员们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使大家切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扎实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采取委员自学、集体交流、专家辅导、实地观摩等多种方式,结合视察调研活动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委员积极投身“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争取更大光荣”主题活动,累计为民办实事百余件。通过实地调研推动利用地热保障河北数十万群众取暖过冬、厦门东坪山生态敏感区违建整治和发展提升等问题的解决,展现深切的为民情怀。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专委会工作实际,逐条逐项对标对表制定3方面14项具体落实措施,明确时间表、施工图。按照全国政协党组统一要求,认真开展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

■ 聚焦重大问题协商议政,积极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

紧扣“国之大者”开展重点协商。开创性承办“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召开各类座谈研讨会16场、征求意见50余人次,高质量完成专题设置工作。精心办好“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科学精准设置专题,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为办好常委会会议开展“预热研讨”和“前置协商”;与浙江、贵州、青海省政协开展联动协商,发挥政协组织整体协商效能。高质量承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采取“分组讨论+全体会议”方式,组织42名委员、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提出意见建议,10个部门负责同志到会互动交流,近百位全国和地方政协委员参会,最大限度提高协商深度和广度, “打破托育行业从业天花板”等多项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聚焦“小切口”开展精准协商。精心承办“推动落实‘以水定需’”“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等8场双周协商座谈会,以及“全民义务植树行动的优化提升”等3场远程协商会,创新探索“现场直播”方式提升手机连线环节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会议提出的多项意见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或被有关部委采纳,资政的“含金量”、建言的“靶向性”进一步提升。2021年两会后组织召开全国政协首场专家协商会,邀请委员、专家、部门负责同志等,围绕“进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及相关措施”议题开展两轮内部协商,有效助推中央相关政策的出台。2022年先后举办“在双碳目标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有效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实”2场小范围、深层次的专家协商会,为推动国家相关工作落实提供决策参考。

精心组织开展多样化调研视察考察活动。组织开展“海洋资源保护开发”“加大白洋淀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力支撑雄安新区发展”“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33项专题调研,以及“新时代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等4项党外委员专题视察。注重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强化委员主体作用,注重妥善应对疫情变化影响,形成一批观点鲜明、有分量、可操作的意见建议。支持和服务委员开展自主调研50余次,形成多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和重点提案。围绕“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安全的影响”等5项长期关注问题,持续跟踪研究,为相关部委推动工作不断提供决策参考。围绕“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组织团组开展出访调研;围绕“发展高质量的社区养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路径和经验”与国外专家学者开展视频调研座谈,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 开展长效民主监督,探索多层次协商机制

牢牢把握政协协商式监督定位。将民主监督列入各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先后组织开展“深入落实河长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民主监督性调研。2021年起,将加强黑土地保护作为“十四五”期间专项民主监督议题,两年来组织委员先后深入黑龙江、吉林两省20多个市县,走进村镇农户、田间地头等30多个一线调研点看现场、察实情,综合采取走访部委、课题研究、专家座谈、省区政协区域协商等方式创新民主监督形式,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监督意见,相关意见建议被有关部委采纳,有力助推了黑土地保护工作开展。

创设流域、区域协商新机制。推动设立沿黄9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会、长江经济带11省市政协“共抓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讨会两大流域协商机制,每年围绕特定主题,协调推动各省级政协、相关国家部委开展协商座谈,形成联名提案等会议成果,有效助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立黑吉辽蒙4省区政协黑土地保护利用协商平台;积极支持赤水河流域、环洞庭湖、京津冀、环秦岭等流域和区域协商活动,形成覆盖27个省区市的8大流域区域协商机制品牌,得到全国政协领导同志充分肯定。

积极开展提案督办协商。对22件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开展督办,有效助推提案所提意见建议发挥积极作用。2021年,围绕“加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适应”议题,首次在提案办理单位召开全国政协主席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进一步丰富了政协协商民主实践。

深入开展对口协商和联动协商。围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等主题,办好五届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部委同志在对口协商平台上深入协商交流。与有关部委、民主党派中央等开展联动协商,会同国家林草局在新起点持续推进关注森林活动;联合举办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中国生态竞争力峰会等协商会议,形成联动协商议政合力,有效拓展专委会协商议政成效。

■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加强政协委员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召开16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125人次作口头发言,231人次作书面发言,使广大委员学出政治坚定、学出责任担当、学出能力水平。办好3场全国政协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增进委员对国家政策和有关问题的理解认同。委员会分党组成员完成与农工党、总工会、妇联界别101名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全覆盖。

发挥委员在凝聚共识中的积极作用。组织50余名委员采取录制“委员说”短视频、在新闻媒体刊发署名文章、参与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等多种方式,深入界别群众精准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紧扣重要时间节点面向社会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组织委员赴北京市农工党基层支部开展宣讲,与界别群众深入座谈交流;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组织委员结合工作实际宣讲大会精神,努力引导社会各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

精心组织开展委员读书活动。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重点业务工作,组织开展10期委员读书活动,共有600余名委员在读书群发言2万多条、170万字,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交流读书体会的同时,更注重对一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进委员读书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组织委员赴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海淀区石油大院、金风集团等地开展线下读书活动,举办“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等专题读书讲座,为200余名界别群众阐释书籍精华、分享读书体会。

■ 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为做好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委员会分党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分党组成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赴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次,组织专题党课8次。分党组成员讲团结、重协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定期召开会议集体研究重大工作事项。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廉政教育提醒,每次赴地方调研前都要求办公室向地方发出书面提醒,调研中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作用。健全完善委员会各项制度,修订专委会工作指南,建立14项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委员会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打造过硬委员队伍。教育引导委员强化责任担当,督促办公室做好日常联系服务保障工作,助力完成好“委员作业”。本届以来,委员会和三个界别委员参加专委会履职活动达100%,姜大明、谷树忠、李朋德、贺丹、潘碧灵、李原园6名委员获评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杨佳委员获评优秀履职提名奖,王培安、刘雅鸣等14名委员获得全国政协优秀提案表彰。

注重办公室队伍建设。指导办公室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要求,在工作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心帮助。不断优化办公室干部队伍结构,每年召开座谈会听取诉求和建议,多方为办公室同志学习培训创造条件。2021年7月办公室党支部被评为全国政协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增设环境资源界工作取得重大成果。针对长期困扰委员会工作开展无界别依托的问题,本届初委员会分党组即向全国政协领导同志汇报。2020年9月,经全国政协主席会议批准,新增补43名委员进入委员会,为增设界别工作打下基础;配合全国政协办公厅积极开展增设界别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出增设环境资源界的意见建议。据了解,目前31个省区市政协都增设了环境资源界。

■ 与地方政协密切协作,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紧密沟通联系。先后召开3次全国暨地方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工作座谈会,围绕做好工作开展系统培训、协商研讨,搭建平台推动全国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间密切交流。召开全国暨地方政协人资环委办公室工作会议,通报年度工作计划,听取意见建议。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办公室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协日常联络沟通,协作配合。

联动协商议政。在牵头承办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上,与3个省份开展联动协商。在全国政协人资环委5年开展的37项专题调研视察中,实地所到省份29个、64次,有10个省份去过3次以上,其中浙江去过5次;与10个省份开展协同调研11次,得到各地积极配合有力支持。在流域区域协商活动中,13个省份牵头承办了会议。在持续开展关注森林活动中,有力推动该活动省级组织机构建设,从最初的10个到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这些方面,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系统上下密切协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共同学习提高。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及时向各省区市政协人资环委推送中央有关最新精神、传达全国政协党组有关要求,邀请各地参加网络视频会议,带动大家共同学习。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中,有5个省市积极参与,带头领学导读,为推动书香政协、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各省区市政协人资环委在积极探索履职服务的形式和方法上,有创新、有发展、有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非常值得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学习和借鉴。

工作体会

五年来,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坚持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形成了一些加强和改进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一、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更是做好专委会工作的政治引领。做好新时代政协人资环委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自觉地服从并不折不扣地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政协党组的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坚持委员会一切工作都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一切重要活动都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进行,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委员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二、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政协性质定位,是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职能定位的新内涵。必须主动把政协专委会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始终聚焦“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真正做到党和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重心在哪里,专委会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要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探索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进一步深化对政协专委会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优势作用。

三、充分发挥“两支队伍”重要作用。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是委员会履职的重要依托。要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坚持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委员、紧紧依靠委员、精心组织委员、热情服务委员,为委员履职更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充分激发委员履职热情,提高委员履职能力,引导委员始终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自觉肩负起政协制度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办公室工作人员是服务委员会履职的重要力量。要指导好办公室不断加强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委员会工作、委员履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下一届政协将设立环境资源界,这是我们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委员会工作有了坚实依托和重要抓手,我们更要用好界别委员的力量,发挥好界别优势,推动人资环委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重视提升政协人资环委系统的整体工作效能。一直以来,在政协人资环委系统中,地方政协人资环委是一支重要力量。积极依托地方政协支持,密切与地方政协协作,是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开展工作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本届政协以来,全国各级政协的联系与合作更经常更紧密了,大家及时沟通工作信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形成了全国政协人资环委系统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上下协同作战、相互取长补短的优势,密切各级政协联系,加强履职工作联动,搭建机制性交流平台,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制度整体优势,共同为推进新时代政协人资环委工作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描绘了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宏伟蓝图。人资环委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委员会下一步履职的重要政治任务,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做好新征程上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不断加强委员会自身建设,引导委员会和环境资源界委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开展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