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时勇:深化文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3-01-03 09:00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丁时勇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这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文化旅游在乡村建设中掀起一股热潮,得到游客青睐,给文旅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做深做强文旅融合新篇章,助力乡村振兴,既是历史机遇,更是时代使命。

文旅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要通过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文旅在缩小城乡发展差异,增强地方民众收益的同时,也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共享,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也是凝练国民文化自信的最有效方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旅要承载文化使命,推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成为传承发展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要深挖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旅游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提升乡村人文价值。

文旅的支撑是产业,要通过做实做大品牌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要深入实施文旅赋能,强化“文旅+”深入融合引领,推动文旅与农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田园观光体验综合体。深入挖掘和利用各地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实施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带动力的乡村文旅重点项目,培育形成一批乡村文旅产业品牌。重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更多资源向乡村聚集和落地生根,探索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文旅的主体是人民,要通过激励农民参与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做好乡村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和首创精神,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实践,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根本利益,让广大农民在文旅发展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引导和鼓励农民全过程参与文旅发展,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文旅经营模式,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以农民为主体的文旅经营主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文旅产业要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完善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文旅收益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主要用于加快当地农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加强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吸引外部人才和资源投入乡村建设,壮大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和学网懂网用网的新农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