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沙鸣: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发布时间: 2022-12-05 17:02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编者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巨大转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骆沙鸣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人民掌握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权、主导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

全文摘编如下,有删改。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骆沙鸣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又特别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文明形态赓续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彰显社会主义文明的本质属性,凝聚着现代文明的时代精华,具有集成性、融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即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基础,在对外交往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支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贡献。

我国是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正带领着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民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征程上。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快缩小群体收入差距,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推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真正让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在整个社会由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相对物质富裕,才能奠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物质基础,也才能赋予中国共产党更强大的执政合理性基础,再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在统筹疫情精准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追求有品质、有韧性、有潜力的高质量发展。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韧性,同时,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注重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是古老文明的当代延续,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理念和智慧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华文化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内驱动力下的文明成果,是遵循深刻历史逻辑的必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结合中国实际,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理论和话语的垄断,拓展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新的途径,更好地展现践行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两极分化的、物质主义膨胀的、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改变了当代人类文明发展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格局,重构了世界文明新格局,给世界提供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样板。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华文化深厚历史底蕴,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逻辑定力和文化自信,体现了世界发展多样化的新趋势,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指引和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选择路径。

守正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指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新的实践,我们就能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引领时代方向。

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厚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例如,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解决我国高质量发展中的活力、动力、潜力不足等问题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强调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绿色发展,也有助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的实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举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各种国际国内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劳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避免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现代化,要把现代化成果是否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增强等应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为破解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难题指明了方向。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必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但是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也前所未有,创新发展途径和探索推进方式也应更有中国国情的特色。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决定的,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大势,特别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厚望与期待所决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正在进行时,我们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更鲜明的中国风格、更深厚的中国气派、更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打造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更好地规避“发展陷阱”,规避低水平国际分工带来的价值链低端锁定、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收入差距加大、规避财富增长带来的道德败坏和精神空虚、规避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规避超级大国发展带来的对外扩张与掠夺。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要通过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打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满足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农业强国、贸易强国的需要,同时有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命健康的文明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者:骆沙鸣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

推荐阅读:

建言中国——热点中回应大政与民生 建言里激荡睿智和务实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