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政协“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 2022-11-28 11:0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吕金平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云南省政协调研组在曲靖市宣威市调研 王德华 摄

  云南省政协调研组在德宏州盈江县调研 巩雅菲 摄

  云南省政协调研组在昭通市绥江县调研 钟颖 摄

  云南省政协调研组在文山州富宁县调研 巩雅菲 摄

本报记者 吕金平 通讯员 李茜茜

金秋时节,金灿灿的万亩梯田里,稻农们忙着割稻、脱粒、装袋;依托数字化冷链物流,云岭有机绿色蔬菜直通粤港澳大湾区,24小时就能送上百姓餐桌;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里,各色花卉长势喜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乡村振兴水彩画在彩云之南铺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在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云南曾经是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新时代云岭大地各族儿女如何抓住机遇,答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的答卷,在全新“赶考之路”上迈出坚实稳健的步伐?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强化党政“一把手”责任,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聚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全面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但是,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产业支撑不足、稳岗就业质量不高、地区之间发展差异较大、涉农群众增收乏力等“老大难”问题,仍然横亘在云南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道路上。

云南省政协主动担当,将“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列为本年度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题,精心组织、高效筹备。近日,省政协十二届二十八次常委会会议如期召开,与会常委、委员通过网络议政、大会发言、书面发言、分组协商等形式深入协商讨论,积极为全省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把脉支招、建言献策、凝聚共识。省委副书记石玉钢率省教育厅、民政厅、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到会听取意见建议,通报相关情况,与委员面对面交流,共谋乡村振兴大计。

“沉浸式”调研

理出一本“明白账”

“不调研不协商、无准备不建言”历来是省政协履职工作秉持的原则,“高质量”更是体现在此次会议筹备的每个环节。

省政协主席李江数次听取会议筹备工作汇报并提出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勇担责任和使命,始终与党委政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持续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作出政协贡献。”

“云南实现乡村振兴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现阶段全省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近大半年里,云南省政协副主席赵金、陈玉侯、童志云、李学林分别率队,组织委员深入项目工地、易地搬迁安置点、农业企业、田间地头及农户家中,与基层干部群众拉家常、问需求、提建议,力求掌握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堵点、痛点和难点问题。

随着调研深入,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逐渐“浮出水面”——

“产业支撑不足、资产资源盘活不足、衔接资金投入产业占比低。”

“资金需求缺口大,项目策划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项目实施效率不高,促农带农效能有待提升。”

“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薄弱,基层公共服务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健全。”

……

找准了“病症”。调研组开出“药方”:通过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保主体4个方面,用足用活用好扎实稳住经济大盘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潜力、保障充分就业。全面统筹资源力量,增强帮扶政策的科学性,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让数字化为乡村振兴赋能、为公共服务提质、为基层治理增效。

会议现场,厚实的文件资料汇编和报告建议的背后是省政协调研的深入和协商的质量。

高质量协商

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会发言环节,12位省政协常委、委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条条“金点子”汇聚成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

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化,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幅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委员们最热烈的讨论集中于一个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产业兴农。

省政协常委朱宏春建议,坚持“招大引强”和“本土培育”并举,抓实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行动,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衔接,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

“科学设计布局项目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朱党柱常委提出,充分考虑各地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科学设计布局一批针对性和带动性强的高质量项目,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建议将大型‘易迁’安置区打造成为脱贫致富示范样板,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思路,加大对安置区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来自昭通的申琼常委认为。

朱建斌常委说:“要全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组建研发机构,同时引进国内外企业和技术设备,做好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文章。”

谁来振兴乡村,乡村振兴为了谁,都离不开“人”。省政协常委王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行动计划”,鼓励高校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设置以“创业、实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

“要强化培育干部群众‘乡村振兴、责任有我’的主体意识,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通过推广学历教育、东西部协作职业教育等,为家庭新劳力转变为有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新蓝领’铺平就业之路。”夏静常委建议。

陆平常委认为,要大力兴建乡村振兴创业园,采取“政策引导+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等模式,吸引本土及在外创新创业企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创新创业群体积极参与,发展多元业务,真正做到把人留下来,把产品卖出去,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此外,常委们还提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构建多元化、多源化发展格局,使集体经济收益成为发展公益事业的支撑和脱贫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采取“院校+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学历教育+职业证书”的联动培训方式,培养一批诚信、专业的对接农民、农企、市场、市民的农产品营销队伍等建议。

共谋一盘棋

为实现共同富裕凝心聚力

乡村全面振兴涵盖“三农”工作的各方面,此次会议设立分组讨论环节,组织委员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分别就“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增加收入”“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提质增效”“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进村”3个子课题深入协商。

常委们认为,大力实施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计划,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云南实现乡村振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深刻分析影响脱贫群众收入增长的因素,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石云常委抛出话茬。

“对照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一流标准,引导和鼓励加工企业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格局。”曹荣根常委建议。

“建议很好!要解决云南农业‘多而不强’问题,必须通过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升质量效益,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升级,让产业真正强起来,我们也将持续做好这项工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回应。

聚焦如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李军常委呼吁,在“政策协同”上有效发力,从“脱贫成果”和“制度成果”两个层面,实现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全方位的有效衔接。

“要强化动态跟踪管理。县级人民政府要成立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推进办公室,加强对项目库建设的督促指导和跟踪监测,强化项目库项目和资金动态管理。”张卫国常委建议。

“我们将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任务,强化督导,努力把委员们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务实举措,确保脱贫人口三年增收行动有质有效。”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思泽表示。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针对县域教育资源落后与渴望接受更好教育需求的矛盾,杨洋常委表示,要落实“十四五”县中提升计划,推动县域普通高中教学理念革新、质量提升。

张宽寿常委呼吁,各级党委政府要在顶层设计、制度建立、机制完善中牢固树立城乡一体的理念,真正做到“权利公平、制度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杨桂红常委认为,破解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难题的关键是,建立系统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建管服”一体化机制。

“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格局,充分利用律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优势参与社会管理、开展农村公共法律服务。”陈维镖常委建议。

“大家建议质量很高,有针对性、操作性,我们将认真梳理研究,尽快落实到工作中。”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现场高度评价了委员们的建议并郑重表态。

李江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充分发挥政协的优势和作用,紧扣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问题继续开展调研协商、围绕政策落实开展民主监督,持续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