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潮:能源强国建设向创新要答案

发布时间: 2022-11-24 09:1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何满潮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能源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能源保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能源强国定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与科技强国、教育强国、航天强国和交通强国等强国计划共同形成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四梁八柱”。

我国能源强国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为引领,立足我国资源禀赋特点,以能源安全为核心,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推动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以先进的能源技术创新水平为驱动,切实有效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美好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我认为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源强国的建设依赖于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所以我们要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能源强国建设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能源强国的建设依赖于含碳能源、新能源和碳汇等方面的颠覆性创新技术,这些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或部分突破都将改变未来我国能源格局,使其发生重大变化并优化。

二是能源强国的建设要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碳中和并非碳清零,实现碳中和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加强CCUS等碳汇核心技术研发,发展超临界水蒸煤技术、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技术等高碳能源零碳排放高效利用新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是能源强国的建设要“做好煤炭这篇文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巨大,资源禀赋“富煤、少油、缺气”,石油、天然气等对外依赖度高,能源结构煤炭占比高,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在国际能源强国排碳、压碳的国际大背景下,“做好煤炭这篇文章”至关重要。我国正处于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的关键阶段。2021年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6%。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无量纲化科学分析方法,通过考察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际强国的能源发展历史经验和规律,发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煤炭能源可持续发展稳定平衡带:煤炭占比为14%~30%(美国在此平衡带内发展了66年、欧盟46年、俄罗斯58年、日本84年),长期支撑了这些强国的能源框架。对标国际强国的煤炭能源平衡带,我国现阶段煤炭能源占比56%,显著高于该平衡带。因此,我国“双碳”目标的战略性调整任务相当巨大,从现在的56%调整到14%~30%的平衡带中,这也是2060年之前的战略任务。所以,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一方面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另一方面,研发亿吨级二氧化碳储存地下空间及其配套的装备技术势在必行。

四是能源强国的建设,要建设一流科技创新团队,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应倾向性地布局能源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能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地”“矿”“油”有关的北京高校为基础,组建能源科技创新联合体,建立学术交流机制,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为能源强国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