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会意义重大,擘画了宏伟蓝图,全面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将指引我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乘风破浪”。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通过广泛的调研和资政建言深入了解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合本职工作和多年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事务的经历,我最为关注的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我国如何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争得主动。
如果把近三年来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比作一场特殊的“战争”,该“战争”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还带来了对全球化的严重破坏,它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造成重创,加之俄乌冲突影响外溢,物流、人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受阻甚至停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同时各国数字化信息化的能力差距也在不断加大,在应对疫情、突发战争、气候变化、难民潮、国际援助等问题时缺少活力与合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围绕报告,展望未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我们要加快推出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人才、科技、信息、金融、基础设施、矿产资源、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领域,不断扩大我们的“朋友圈”。深化双边、多边和区域合作,不断提升全球应对挑战的韧性,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要大力推进数字地球建设,支撑全球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享用着高铁、物流、移动支付、远程会议和教育的时候,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是“信息孤岛”,“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我国要积极发挥航天科技、网络科技和信息科技的优势,加快发展星基互联网,加快全息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实现我国自主地球观测卫星体系、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平台的国际化,促进全球地理信息、地质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等资源的开放共享,为地球数字化提供高科技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世界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是促进更多“双边”紧密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九年多来,有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合作文件,但由于合作伙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产业基础的差异,在落实具体的建设任务时,推进难度大,见效慢。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保税区”“自贸区”等经济特区,推动所在国家的政府、企业和地方的力量融入到“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工作中,让当地百姓感受到“一带一路”精神,享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福利。
三是弘扬生态文明思想,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中国特色、战略眼光、世界价值,我们要继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美丽地球建设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中国贡献。
四是加强金融、科技、能源、资源和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和出口国,这个“世界工厂”要进行全球布局。要就近利用原材料,建立集约化的现代工业产业园,建立当地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扩大就业,建设一批境外教育科研机构,全面布局全球一体化的创新链,形成面向全球服务的产业链。要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全球业务,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构建更加安全的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境外支付体系,全面支撑我国“世界工厂”的全球化。
五要积极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形成支持全球发展倡议落实的国际“朋友圈”。我国改革开放后,一批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建功立业,“打包而来”的外国投资带来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理念,海外留学人员普遍有为国贡献的理想。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需要人才去实践、去落实,各合作国都需要了解我国政策、善于沟通的人才,也包括参与科研合作、工程建设的人才。我们要通过国际化的企业和大学合作,积极在海外建设一批国际职业培训学院,在国内也要建立规模化的海外人才培养见习基地。我国还要积极鼓励新型国际组织的建立,形成支持全球化的网络化工作体系,促进全球化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全球化合作的能力水平。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