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支持主体应转型 来自全国政协这场对口协商会的声音值得细读

发布时间: 2022-11-02 17:2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张宁锐 李培刚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中国网北京11月2日讯 (记者 张宁锐 李培刚)10月28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召开2022年度“三农”工作对口协商座谈会,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议题,组织委员、专家学者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开展对口协商。

政策支持主体要转型 “农民”应由身份变职业

明年“三农”政策的谋划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立足“四个转型”,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认为,政策目标要从支撑全面小康、 脱贫攻坚向共同富裕、全面现代化转型。他建议,政策主体要从支持农业向支持农业农村农民转型。“明年以及今后,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陈萌山说,“相比于农业投入,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相对不足,这方面欠账很多,与此同时,在‘三化’推进过程中,农民的现代化是短板,任务更加艰巨,一方面,大量的农民要提高素质、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要保障留在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发展,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促使‘农民’由身份变成职业。

农民通过无线网络在线同步农作物长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余欣荣表示,在我国人多地少的背景下,必须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牢基础、夯实底盘。他建议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抓手,落实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按照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并重要求,加强耕地质量改造提升,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和土壤培肥改良工程,开展酸化土地治理和盐碱地改造试点等。除此之外,余欣荣还建议加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是增加食物供给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大食物观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农业科技的强有力支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认为,为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夯实和培育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应尽快摆脱部分领域的“卡点”约束。各行各业发展,人才都是关键,陈百灵建议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培养,提供充足的支撑其潜心创新的要素保障,大力促成与世界顶级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以“学思想”为目的,不仅仅是善于追踪“会解决问题”,而是要培养“发现问题、预知问题”的能力,以此作为将来获得“突破性成果”的人才基础。

赋予农民更充分的财产权利 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

过去十年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也面临着种粮收益下降、增收动能不足等问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宋洪远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宋洪远建议,深化粮食市场调控改革,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健全主要农产品市场保险制度,最大程度规避“两个风险”;引导粮食加工产业向产地集聚,多渠道促进种粮农民增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对此,委员也进行了大胆探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市副主委,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认为,这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关键一招,其基本思路,就是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加快构建农村土地市场,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消除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中各种歧视,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用最大化,增强农村的生机活力。李成贵建议,农地承包权要永久化,在此基础上可试点探索承包权交易,交易要农村社区内部优先并设定交易上限,要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且购入方要限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家庭农场。为了满足人们归农归村的愿望,李成贵还建议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成员权开放试点,即城市居民在原集体成员同意的情况下,交纳一定溢价,可成为新成员,享有同等权利。

浙江遂昌王村口的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文化墙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 更要文化“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民族文化宫文化总监、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表示,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而文化就是乡村振兴之魂。王林旭建议,创新文化宣传形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和农村社区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文化宣传形式,让农民真正认识到好政策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注重城乡融合发展,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边普查边发掘,边发掘边保护,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新的表现形式;要优先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村镇等,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要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业态。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文化产业展示区、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带动就业促进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系统治理,各地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有些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依然存在。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认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以身作则为农民群众作表率。”宋建朝说,要及时发现、总结、提炼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社交中,达成的共识,形成的习惯,产生的约束,以及需要提倡、需要坚持、需要弘扬的言行。“特别是要出台具有约束性的措施,明确告诉农民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红白喜事等应该怎么操作、不该做什么。”

推荐阅读:

建言中国——热点中回应大政与民生 建言里激荡睿智和务实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