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园艺”孕育“大人才”

发布时间: 2022-10-13 16:53:54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金秋十月,金菊绽放。考虑配色、筛选品种、计算数量……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生孙炜正在为即将开展的南京湖熟菊花节布展工作做着各项准备。

“这是我第六年参与菊花展的布展了,每一年都有新的收获。”从6年前的“执行者”,到如今“金点子”层出的“创作者”,孙炜坦言,从本科到博士,在南农园艺学院求学十余年,自己一直都在学校良好的氛围中涵养、收获、成长。

孙炜本硕博就读的园艺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高级园艺人才培养机构之一,有着100多年的历史。1998年,教育部将“果、菜、花”合并为新园艺专业,简称“大园艺”,侧重果菜花专业知识的融合。2001年,该校便开始了“一核两翼三融合”的复合型园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核两翼三融合’的复合型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知农爱农情怀培养和强农兴农能力提升的双成效,必将对接产业创新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对于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说。

冲一壶春水,泡一杯新茶,茶学教授房婉萍的《尚茶》思政课将茶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及“先苦后甜”的人生哲理,向青年学生娓娓道来。

观赏园艺学科教授房伟民用一堂《春风花语润桃李》的插花思政课,将“玉不琢不成器”等传统文化教育、美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融合。

“无论是‘煮酒论青梅’,还是‘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青梅唤起味蕾的必然有流淌千年的青梅文化。”专攻果树学的高志红教授的《品梅》思政课,让同学们感受“可以吃的文物”青梅的深厚文化底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梨树必须经低温逆境胁迫,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开花结果;青年学子在磨砺奋斗中,青春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果树学教授吴巨友主讲的《一颗梨果的成长逆旅》思政课引导学生将研究对象变成学习榜样。

深受“园”味思政的熏陶,同学们知农爱农的情怀在心中不断萌芽、生长。他们也在一次次实践中,体会园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在南农定点帮扶县贵州麻江,同学们把毕业论文写在了黔东南的大山里,他们用所学的风景园林知识为当地乡村旅游“把脉”,助力麻江旅游产业的全面振兴。经过实践,同学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一朵菊花的旅行,真的可以让当地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在孙炜的记忆中,大一刚进校时,老师们就带着他们赏花,花的种类多样让这个北方女孩儿大开眼界,后来大学四年中,她在白菜地里学播种,在果树林中学嫁接,在菊花地学授粉,在直播平台学营销……孙炜愈发热爱自己的专业。

据介绍,该校融通“果、菜、花、茶”共性知识课程14门,开设前沿交叉课程23门,打造园艺采前、采后、加工、销售各环节内容教学课程26门,编著修订教35部材,将生物信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传统教学。

此外,该校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知名企业家等领衔复合型教学队伍为依托,一个融合“大园艺”专业共性知识、延伸全产业链、拓展学科交叉内涵的“横向广、纵向深、前沿交叉”的复合型知识课程体系正在逐步壮大,而每一名同学内心的知识储备体系也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日益形成。

今年,博士三年级的孙炜正在进行“菊花扦插生根能力的遗传机制解析”研究。从实验室到菊花大棚,从DNA、RNA提取到驱虫育种再到插花技艺,孙炜笑称自己:“啥都能干!”

近年来,从园艺学院走出了一大批在农业农村领域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青年人才,他们的故事也在激励着更多园艺学子投身乡村振兴。

该校茶学专业毕业生王储,毕业后利用所学专业优势,从事家庭园艺事业的研发和推广。“陶冶情操、放松心情,为城市居民打造家庭生态小菜园”是王储和团队创业的初衷。如今,不仅公司获得“江苏现代家庭园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众创空间)”荣誉称号,王储也荣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该校园艺专业毕业生许明丰,曾获江苏省首届农业创业致富大赛“科技之星”。毕业后他选择了自己的老本行——水果种植,品种选育、驱虫施肥、市场调研、推广销售,从卖葡萄到打品牌,销售额超过百万元。十余年来,无论遇到雪灾还是冰雹,许明丰都有一个信念:让好吃的水果走进千家万户。

15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教平台,3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与新农村服务基地,都在为学生们在校期间全程化、全覆盖的创新训练“保驾护航”。近年来,该校复合型园艺人才结出硕果:“菊花口红”“青梅酒”“黄玫瑰白菜”“百合面膜”“雨花茶雪糕”等学生创新创业网红产品不断诞生……

赵烨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