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协助力乡村振兴记事

发布时间: 2022-08-05 09:17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王泳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本报记者 王泳 通讯员 燕启龙 自山西省会太原西北车行不足百公里,即达静乐县域。沿途盛夏的陂田满眼青绿,勃勃生机。

过去,这里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丰硕战果。现在,这里正从产业结构性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7月25日,记者踏访静山乐水、走村进镇,记录这片土地上人们求发展、促振兴的生动实践,聆听山西省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故事、新乐章。

■ “黄瓤麒麟瓜,卖得可贵了”

汾河川畔张贵村东部,玉米地禾苗青青。走近村庄,大面积联排的塑料大棚映入眼帘,数排玻璃大棚引起了记者注意。

“这里面种的都是供应大城市的西瓜,黄瓤麒麟瓜,卖得可贵了。”静乐县政协秘书长刘立新笑着说道,“我们本地人可消费不起。”

“这段时间正是大棚蔬菜成熟采摘的好时节。”走进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翠绿映入眼帘,黄瓜、辣椒绿意盈盈挂满枝头,新鲜欲滴等待采摘。山西黄河链农业有限公司种植户袁雅清正忙着采摘,尽享丰收的喜悦,“去年,我们老两口就挣了10多万元”。

张贵村村支书谢建德向记者介绍,村民在大棚里做小工,每天能有15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工资收入平均也能达到3万多元,“现代化大棚种植真正帮助村民实现了照顾家庭和务工增收‘两不误’。”

每天车来车往,运走的是蔬菜,留下的是财富。谢建德说,2021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万元。

智能化蔬菜大棚,这种科技感十足的蔬菜种植方式,日益成为张贵村农业生产的新标签。

“张贵村现有蔬菜大棚29座,已经带动村里22户发展蔬菜种植,实现141人就近就业,蔬菜大棚发展已初具规模。”山西省政协办公厅驻静乐县驻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队员张金亮告诉记者,张贵村正在推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模式,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培育一批智能化蔬菜产业园。

此前,张贵村村民曾困扰于玻璃大棚投入太大,而收益甚微。2022年,驻村工作队经多次调研,向村民建议将玻璃大棚以每年4万元承租给山西黄河链农业有限公司。租赁期间,黄河链农业有限公司农技人员免费传授种植技术给村中大棚种植户。这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把新技术带到村民身边,还增加了就业岗位。

土地是农民的粮袋子,也是钱袋子。如何更大程度地利用好现有土地,产生更大效益,始终是驻村工作队的工作重点。驻村工作队在走访农户时发现,有的村民为单纯种地收益较低而烦恼,有的农户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继续种地。

2022年2月,驻村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引进浙江农林公司并实现了897亩土地成功流转。“单单种植西瓜这一项,就直接帮助村民人均收入提升了2500元。”谢建德说。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这是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共同的心声。

■ “大头,赶快去干活!”

7月25日,张贵村第一书记王鹏早早来到村委会,开始一天的工作。

山风裹挟着一团雨云降下一阵急雨后,空气中沁着泥土的芳香。刚坐定,就听王鹏冲着一名身穿黑T恤的村民念叨:“大头,你咋又在这儿,地里这几天正忙,赶快去干活!”

“以前这里是一个党建涣散村,民风不太好。”王鹏告诉记者,“随着省政协办公厅工作队的进驻,省政协秘书长张岐云带头‘包村’服务,激活了党建、激发了乡村振兴的组织动能,并带动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互助型组织,汇聚奋进合力,村里游手好闲的人越来越少。”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必须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其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山西省政协秘书长张岐云说,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我们的驻村帮扶,不仅要助力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也要强化党建引领。

静乐县的乡村振兴发轫于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组织振兴正是从村级党组织建设及振兴开始。

记者在静乐县王村乡站上村采访了解到,当地农村农业生产资源禀赋存量偏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滞后,缺乏先进农业技术,抗风险能力弱。当地村干部也坦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通过党建引领,把村民们动员起来。

2021年,山西省政协派出6名干部,奔赴静乐县2个乡镇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与当地村党组织一起,“压茬”推进乡村振兴。队员们帮助村党支部健全各项党建工作,激发村“两委”班子的创新意识和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

驻村工作队到静乐县一个多月,很快进入状态,带领村干部们一起搞起光伏发电、特色种植养殖。两支工作队几经调研商讨,最终与村民们商定产业发展方向:借鉴发达地区成熟经验,重点培育村集体产业。

乡村振兴,有“新援”,更依托“中坚”。每到一地采访,村民们几乎都会提起上面派来的好干部:“自从他们来,村民的干劲更足了。”

■“瞅你念下念不下经哇”

富裕起来的乡村,也吸引着外出的游子回村创业,守望乡愁。

“我是静乐的媳妇儿,是被老公‘拐’到这里的!”在爽朗的笑声中,去年担任静乐县政协常委的王丽华一番话,将来访者带回她返乡创业的燃情岁月中。

曾经的打工一族王丽华10年前选择创业当老板,在北京开办的服装加工生意很红火。2019年,在静乐县政协的引荐下,王丽华和丈夫到静乐县再次创业,办起服装厂。

“现在我们厂两个车间,工人近300名。”言谈间王丽华难掩兴奋,“每个员工年收入都能达到四五万元,高级管理人员甚至年收入超过10万元。”

“静乐县全县不到12万人口,就有12000人从事裁缝工作。在北京大红门、河北永清等服装产业聚集区,有很多静乐人在那里打工。”静乐县政协主席吴剑珍告诉记者,“现在大城市人口多,很多人也需要回来照顾父母孩子,回来后收入虽说不如在外地高,但生活成本低,算下来赚得也没差太多。”

最近半年,时常有在外务工打算回家就业的裁缝私底下咨询老工人,无非是想了解工作待遇、能不能正常发工资等等。老工人都是一句话:“瞅你念下念不下经哇!”(看你能不能把工作做好,不用担心钱的事儿。)

王丽华的服装厂坐落在县城汾河西岸移民搬迁安置区中。新搬迁过来的村民在这里通过培训学到了手艺,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加了收入,为真正融入城里新生活提供了保障、增强了信心。

来自娑婆乡麦玉村的陆梅就是在县政协的对口帮扶下,4年前搬迁到安置区的。她只出资不足万元就得到了一套92平方米的房子,还远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沟,在服装车间做起了女工。“每年三四万元的收入,能够支撑起家里的日常消费。我公公生活不能自理,我来这里上班还能随时照顾老人,做饭洗衣都不耽误。”陆梅说。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吴剑珍告诉记者,静乐县正着力打造“静乐裁缝”品牌,成立了裁缝行业协会,创办裁缝培训基地,做大做强静乐裁缝产业,让更多村民在服装车间学到技术,形成“出家门进厂门、小裁缝好产业”的“静乐路径”。

如今,在外从事服装加工产业的静乐人陆续返乡创业,为一幢幢新建的服装车间注入活力。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