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解读中国经济“上半场”数据

发布时间: 2022-07-20 09:03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本报记者 包松娅 盛夏如火,年已过半。今年中国经济“上半场”已经“收官”,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相继出炉。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数字中窥见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又如何抽丝剥茧研判出下半年经济走势?18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媒体见面会上,委员们聚焦社会普遍关注的经济热点进行了一一回应。

“从月度数据来看,有许多企稳向好的积极变化,应当说经济在逐渐恢复,从上半年来看,经济也有不少亮点,比如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增加、城镇调查失业率在下降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分析道,这些亮点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在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下,我国经济依然实现了正增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刘尚希表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水平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当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年来看,经济增长大概率会呈现为‘前低后高’,如果没有重大的疫情冲击,对当前面临的重大风险问题能及时处置,宏观不确定性问题能较好化解,全年经济增长达到5%左右是有可能的。”

为了实现下半年更好的经济增长预期,刘尚希建议,对当前一揽子的支持政策,要跟踪评估落实情况。对明年的宏观政策框架应适当提前发布,让市场主体有一个方向性的预期,有利于增强市场的信心。要高度关注可预期的风险,研判难以预期的风险。要增强民企、民资的信心,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到具体机制上来。当前纾困政策应当融合到低碳绿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来。

针对稳增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关注的是如何稳民营经济发展。

刘世锦曾经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研究,“我们发现,要实现这个目标,3/4的潜在中等收入群体是就业于民营经济的。这就表明,不进一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刘世锦说。

稳增长、稳民营经济发展,刘世锦认为首先要稳预期,预期转弱是这次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要重申和进一步明确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建设高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增强社会各界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发展大政方针的信心。

“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保持发展环境和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刘世锦说,在稳预期方面,应该有更多更实的政策举措,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平台经济发展、创新型企业发展方面,出台一些针对性和获得感强的政策。在深化改革开放,解决深层次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方面采取一些标志性改革动作。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动能作用逐渐凸显,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下半场”中的表现是否亮眼不容忽视。

“要加快实现数字产业化创新突破。充分发挥好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把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原始创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对外开放,努力补上我们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高端人才、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实现基础软件和核心硬件研发的突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认为,数字经济中的技术创新仍是重中之重。

此外,苗圩提出,还要积极推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数据的要素市场,坚定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全社会形成适应数字化变革的广泛共识和舆论氛围,营造支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经济“下半场”已经开局,在委员们看来,稳增长仍是主基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从投资消费的角度建议,要发挥好投资的引领作用,解决投资不平衡问题,拓宽长期资金筹资的渠道和方式,落实好中央提出的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使得投资能够继续在引领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

“要以疫情的科学精准防控保障当期的消费,以高质量的发展促进消费的升级。”胡晓炼认为,对于消费升级非常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进城,市民化,需要大量的配套改革措施。二是房住不炒的房地产定位,把居民消费的能力能够从房地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就能够有更大的空间。

此外,胡晓炼还提出要继续发挥对外贸易和跨境投资引领经济增长的作用,继续扩大贸易,促进全球化来支持中国经济的增长。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