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上半年经济有亮点 为稳预期需长期化的政策应提前明确

发布时间: 2022-07-19 09:20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中国网北京7月19日讯(记者 张宁锐)昨日下午,以“凝心聚力谋发展,政协委员谈经济”为主题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媒体见面会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回答记者提问时认为,我国的经济增长从季度的、半年的数据来看不太理想,但是从月度的数据来看,有许多积极的变化,经济在企稳向好,逐渐地恢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刘尚希分析,“上半年经济尽管没有达到正常的增长水平,但还是有不少亮点,我们应该要看到这些积极的变化。”他举例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了9.6%,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基站设备等方面增幅相当快。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达到3%,快于上半年GDP2.5%的经济增长。从城乡收入的对比来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城乡收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些亮点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韧性、潜力都很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当然,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刘尚希说,因为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增长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

刘尚希解释,“所谓正常的水平,就是潜在的增长率,经济现实的增长率达到它潜在的增长率,这叫正常的水平。”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我国今年GDP实现5.5%左右增长,“这就是依据潜在增长率而测算出来的一个预期指标。所以,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该在5.5%左右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水平还没有达到正常的水平,当前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的扭转,可以说当前的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判断下半年的经济形势?刘尚希认为,从全年来看,经济增长大概率会呈现为“前低后高”。如果没有重大的疫情冲击,对当前面临的重大风险问题能及时处置,宏观不确定性问题能较好化解,全年经济增长达到5%左右是有可能的。

为了实现下半年更好的经济增长预期,刘尚希建议:

第一,对当前一揽子的支持政策,要跟踪评估落实情况。要提升政策的透明度,让更多市场主体了解这些政策,知晓这些政策,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该更多提供服务。政策服务是政府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责,不能把政策文件发布后就完事了。另外,应当梳理现有的阶段性政策安排,对其中应当长期化、制度化的一些政策提前明确,不能等到政策到期之后再来考虑,这样可为稳定预期以及明年以后的经济增长发出更清晰的积极信号。

第二,对明年的宏观政策框架应适当提前发布,让市场主体有一个方向性的预期,有利于增强市场的信心。

第三,要高度关注可预期的风险,研判难以预期的风险。有的风险是可以预期的。比如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相互拖欠带来的资金链风险和违约风险等;还有企业现金流紧张的风险,尽管退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缓解了资金的紧张局面,但是很多企业的资金链还是很紧;还有青年人高失业率引发的风险等。应当说这些风险已经露出苗头,应当主动加以科学处置。这些风险处置好了,有利于稳定市场的信心。对可能出现的、超预期的冲击,针对各种不确定性应当做好准备。

第四,要增强民企、民资的信心,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到具体机制上来。现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三门”现象依然存在。还要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关系的认识,促进国企混改和两者的融合发展,实现公平竞争和产权平等保护。这些对稳预期、改善预期都至关重要。

第五,当前纾困政策应当融合到低碳绿化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数字革命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的创新,在这些方面,应当发挥我党的传统,走群众路线。只有在创新中走群众路线,才能加快数字创新,使创新发展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推荐阅读:

建言中国——热点中回应大政与民生 建言里激荡睿智和务实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