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助力“三项工程”发展小记

发布时间: 2022-07-07 10:13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林仪 揭春雁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本报记者 林仪 揭春雁 通讯员 曾晖

“三项工程是稳就业的民生工程,也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基础工程,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国之大者’。”6月23日至24日,一场高水平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广东省政协常委会专题议政会在如火如荼地讨论中。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三项工程不断提质增效,成绩斐然。省政协多次聚焦高质量推进三项工程开展专题调研和提案督办。今年3月至6月,省政协组织调研组先后赴17个地市开展实地调研,委托21个地级以上市政协开展同步调研,召开了30余场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人才是三项工程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广东省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相对不足,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尚未健全,技能人才职业认同感不够强,制约了广东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

“餐饮企业主要是以师带徒的模式,且大部分师父没有相关的资格证书,都是凭着多年的经验去指导,培训不系统,缺乏标准。餐饮业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培养粤菜师傅成本与产出不成正比,积极性不高。”中山市烹饪协会会长郑耀荣的话点出了“粤菜师傅”培养的痛点。

同样的瓶颈在“南粤家政”工程上也存在。省商务厅代表在议政会上指出,家政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经过培训的人员比例低,难以有效对接市场。而“广东技工”尽管有相关的职业院校,但也面临生源、师资缺失,技术培训资源滞后产业发展等问题。

除了劳动技能培训跟不上,还有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偏低。省政协调研报告指出,因为社会上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观念,特别是认为从事家政不够体面,影响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职业认同感。

对此,省政协常委们建议,省委、省政府做好顶层规划,注重从劳动者和需求两方面树立体面就业的职业荣誉感,强化劳动者的职业认同,提升服务需求者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尊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努力打造“贴近产业、服务市场”的技能人才高地。

三项工程一头连着就业民生,一头连着产业发展。省政协调研组发现,目前三项工程在推动各地物产提质增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家政业发展壮大等方面的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对此,调研报告建议,要聚焦三产融合壮大“粤菜师傅”产业体系,聚焦“技能强企”推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员工制龙头企业培育推进“南粤家政”产业发展。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三大工程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中仍存在亟须改进的问题。”省政协主席王荣指出,要完善产业体系,推动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链接及资源整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粤菜产业要积极探索集团化、规模化道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优化生产配置。”省政协常委周颖石建议,要推动“菜农融合”“菜旅融合”,以“粤菜师傅”工程促进乡村振兴和文旅、餐饮、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共同发展。

省政协常委黎军建议紧扣产业方向,推动职业(技工)院校优化调整专业设置,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智能制造技术与工程为主攻方向,打造智能制造领域新型优势学科专业群。

省政协委员庞启彪则建议,在省一级层面牵头出台家政服务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和提升服务品质,引导家政从业人员向“知识技能型”和“专家管理型”的多样化家政服务转变。

“对人民政协来讲,推进实施三项工程不仅是一次专题议政任务,更是一项常态化履职任务,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王荣表示。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曦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后坦言,相比“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工程,“南粤家政”工程发展相对滞后,要结合省政协专题议政提出的意见建议,着力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擦亮三项工程金字招牌。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