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本至上”是把“双刃剑”

发布时间: 2022-07-06 08:48:23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 王寿斌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最近几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考生们几家欢喜几家愁,别有若干滋味涌心头;而作为招生学校,处于招生末端批次的高职院校并不轻松。为了增强招生吸引力,招揽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改善生源结构和质量,许多高职院校各显神通,纷纷使出绝招,在招生宣传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常规的招生主管部门官方公布招考信息外,学校公号、微博、抖音、官网等融媒体悉数“参战”,可谓热闹非凡。

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之所以如此“惊天动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仍然不容乐观。迫于现实压力,许多学校不得不挖空心思大搞宣传,展示内容涵盖校址位置、校园环境、学校荣誉、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吃饭住宿、就业出路等方方面面,一门心思想要获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许多院校的宣传着力点由以前的“硬件”炫耀转向了如今的“软件”展示,不约而同地将学生“升本”当成了头等大事和核心竞争力。有学校公然宣称“升本率”超过六成,以向社会告示,也向家长传递安抚,就读高职也能顺利“升本”。虽然有业内人士通过比对该校当年的新生录取总数与今年的“升本”人数,推断该校所谓的“升本率”只是“报考录取率”,然而,实际高达1/3的“升本”比例,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而且,需要刮目相看的不是“升学率”本身,而是隐藏在其背后的高职教育目标定位、育人宗旨和办学导向。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重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界定了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教育部也与时俱进地将中职办学由以往的“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为“就业与升学并重”,以使中职学校的升学教育可以名正言顺地从“地下”走到“前台”;同样的问题顺延到高职院校,则体现为学校过度偶合家长需求,对学生“升本”情有独钟,甚至堂而皇之地将鼓励学生“升本”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卖点和亮点。

客观地讲,高职院校之所以热衷“升本”,完全可以归因为“不得已而为之”。学校(尤其是“双高学校”)的事业需要发展,办学层次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需要提升,必须突破优质岗位招聘的本科学历底线,以获得赢取未来的入场券;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高技能人才。

然而,虽然高职院校追逐“升本”情有可原,但现实操作中的“升本至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满足各方利益和现实需求的同时,也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前不久,一所职业技术大学对外宣布“获得学士学位”的“全国首批职教本科生”顺利毕业,并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一抢而空的时候,就有人质疑该校早就没有多少毕业生需要就业,近两年的岗位需求比都超过了10∶1。其提供的佐证材料是,学校每年招收2600多名全日制学生,相继通过“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以及前置的“专连本”等途径“升本”的毕业生超过1800人,再除去“不急着就业”的300人左右,最终只剩下500人左右(含部分未能如期合格毕业的学生)需要寻找工作。

有人或许会由此想到大赞高职院校如今牛气冲天,终于可以“就业安排不求人”。然而,如果对话企业,站在企业的角度换位思考,当企业无法从高职院校获得必要的高技能人才供给,以后校企合作的路子如何才能畅通、恒久?而如果失去了企业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又如何才能保证?这是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如此杞人忧天,并非要给高职院校的“升本热”“升学热”泼冷水,也不是要给积极要求上进的有志青年当头棒喝,只是想以此提醒:“升本至上”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慎重待之、理性处之。

在学校层面,不能目光短视饮鸩止渴,而要坚守初心保持本色,把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当成毕生使命;而对于广大学生,则更要科学引导他们认清自己的特长,理性选择成长成才渠道。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