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日起,上海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被前前后后憋了3个月的上海人能自行出门了,但是想象中的“报复性消费”似乎没有出现。
人回到了街上,但钱包却未必会跟着出来。商场里的消费者显得谨慎矜持,超市里也没有“抢购”,关键是餐饮店没有恢复堂食,消费者只能在门口被一张桌子卡着点餐。这座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历经努力,终于告别了疫情带来的静默,但在恢复活力的过程中,却显露出了几分辛劳之后的疲态。人们期待的“烟火气”,离全面归来仍有一定的距离。而要让“烟火气”回来,我们还需回答:社会此时该做些什么,恢复消费的“堵点”又在哪里?
在这件事上,有关部门已付出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努力。此前,上海在5月份就出台了一系列的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重振政策,包括《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重振经济50条)《关于促进上海旅游行业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恢复发展新12条)等。在这些方案中,上海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推动恢复,包括减免税收、缓缴社保、推动房租减免、补贴企业的水电煤网费,对于不裁员的企业发出了每人600元的保岗补贴,甚至新购电动车还给出了万元的补贴。
此外,市民身边的经营主体,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激活”人流与人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32家上海A级景区恢复开放,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甚至还开启了免费游园预约,名额两秒就被抢空。但纵然如此,6月以来,经历了六一儿童节、端午小长假以及“6·18”购物节三个消费节点性事件,公众的消费热情仍然有待提振。唯有找出症结,对症施策,才能打通消费市场被堵住的“任督二脉”。
当下,上海防疫神经仍然绷得很紧,这与促进消费的目标之间形成了一定张力,也让商业从业者不得不同时应对多方挑战。6月20日,上海市商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居民生活服务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再次明确餐饮当前不得堂食。很多饭店在复市之后,面临的是不能堂吃,只能外卖、外摆,而人员、水电、物料等经营成本却节节上升。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很多商家还是心存观望,不敢投入,不敢推出营销活动,怕人流不来没有生意,又怕人又来了,可能会引发疫情风险。
此外,当下的城市生活现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难度。最近几天,一则上海90岁老人因为不会摆弄场所码没有买到生日面条的小故事在网上热传,戳中了城市的痛点。营业人员坚持落实防疫政策没有错,但是,如何尽可能减少民众消费的不便,打通消费末端场景,无疑也考验着有关部门与市场主体的应对水平。6月21日,当事人王阿婆表示,居委会平时把她照顾得很好,后来也有邻居帮她买到了面。这也正说明,城市可以更有温度,更显温情。
由于社会面零星病例时有出现,上海市一直在提醒“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必须始终坚持,头脑清醒,有针对性地强化防控手势”。要在这种情况下重振消费,关键要为消费者和经营者同步注入坚实的信心。信心比金子更宝贵,要重振消费,关键是信心。为此,社会还应在疫情背景下全力稳住市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让人相信:钱还是赚得到的,工作还是稳定的,开店还是有生意。
2020年那波疫情之后,上海选择通过举办“五五购物节”主动造风,启动消费,上海区县领导到现场吆喝、上网直播带货,电视台、电台等媒体齐齐发力,彼时,上海线上线下联动起到了非常好的热场效果。但是,这一次不仅是上海,其他城市也没有大规模的城市营销。
在“烟火气”和防疫情之间寻找平衡,注定是一道艰难的双选题,不仅是上海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其他地方也不妨各展其能,积极采取措施,在让“烟火气”重现这件事上积极加以尝试。让消费者敢掏钱,让老板敢投资,办法总比困难多。沉寂总是暂时的,上海是经受过大历史、全周期考验的大都市,一定能迈过这道坎儿,而在全国范围之内,经济大盘也一定能在积极提振之下稳定下来,让老百姓的消费给中国经济持续注入动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