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理:用《天工开物》精神开创未来

发布时间: 2022-06-14 09:1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王树理委员:用《天工开物》精神开创未来

2021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一经亮相,就以强大的思想穿透力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象级爆款,也成功为文化节目的创新树立起了新的标杆。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讲述17世纪我国卓越科学家和思想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的一集。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说:“我们中华民族其实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古人就讲‘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特质!”作为中国科学史上最有意义的代表作之一,以及受到国内外各界推崇的世界名著,《天工开物》尤为鲜明地体现出了这种开创精神。

我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到“天工开物”这个名词,是在60年前的自然课本里。当时只有一篇短文、一幅白描插图和一条简短的说明。几十年后,我在创作长篇小说《黄河咒》时,其中一个细节需要参考《天工开物·冶铁》中的内容作为技术佐证,这才又让我想起了这部几百年前的名作。

这部堪称我国明代科技百科全书的巨著,记录了大量各行各业使用技术的基础知识。以至于工匠农夫、郎中学子及三教九流,凡是读过这本书的人,无不蹈其踵而效之。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秉承着《天工开物》的精神,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秘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我看来,被称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先生,就是一位宋应星式的探索者。他1961年从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到立志要实现“稻子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在稻穗下乘凉”的梦想,这不正是勇于开拓进取和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的体现吗?

《天工开物》的精神,还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写着一句非常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6次科考落榜的宋应星没有被失意的情绪打倒,而是在数次赶考奔波的所见所闻中,认识到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于是,他选择回归自然,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对人类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实用技术和生存技能的记录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与当时的读书人不同的追求道路。靠着兄弟和朋友们的支持与鼓励,宋应星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通过《乃粒》《舟车》《乃服》《佳兵》等卷,详细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生产景象的细节。除了文字的再现,宋应星还在书中配以形象生动的白描画,细腻地呈现出当时的劳作情景。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耕读持家,更是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

《天工开物》中所记录和研究的实用技术和生存技能,体现着作者对人类创造精神的尊重与珍惜。从对一根缝衣针的研究到对每一粒粮食的关注,无不体现着宋应星对民间智慧和劳动人民劳作成果的顶礼尊崇。我国对人类发展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知识分子,历来都有这样的品格。无论是袁隆平从一束野生稻谷受到启发,开启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神秘之门,还是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老百姓点燃青蒿用以驱蚊的场面中受到启发,开始了对青蒿素的研发,都体现了《天工开物》中尊重科技积累和前人经验的精神。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今天,我们之所以提倡用《天工开物》精神审视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一种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回溯,也是一场满怀自信的告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这样的庄严仪式,一面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返本开新;一面以今日之创造致敬先贤的付出,并在心怀敬畏的前提下,减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应有的错误决策。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