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宇宙 文化创意独“数”一帜

发布时间: 2022-06-06 10:07:41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氛围感拉满”“屏幕里有我的青春”……最近,一场场线上演唱会刷屏,一首首“回忆杀”歌曲,在不同世代观众心中激起青春的回忆,音乐以一种新的方式,刷新着视听直播的观看纪录。

线上演播活动的出圈爆火,是文化数字化蓬勃发展的生动一角。近些年,不管是线上“云游”打破时空界限,让人从华灯初上的西安大唐不夜城,一键“穿梭”至人声鼎沸的重庆洪崖洞;还是舞蹈《只此青绿》通过创造性表达和新媒体传播,尽显“青绿千载,山河无垠”之美,都展现出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通过数字化技术创造的“任意门”,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奇妙多彩的打开方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有了动力十足的新引擎。频频出圈的文化现象背后,是徐徐展开的文化数字化发展新图景: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一场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被构建,一件件沉寂许久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被感受、被触摸。

勾栏瓦舍,巷陌路口,街边的川字酒旗迎风飞舞,凉棚下的小贩正在叫卖可口饮品“香饮子”……在数字技术的精彩还原下,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让人如临其境,北宋东京汴梁的市井风情和人间百态尽收眼底。从商业观察到社会学分析,从城市规划到风俗文化,在这样的沉浸式观赏中,每个人都能从这部北宋社会“百科全书”中“取一瓢饮”,饶有趣味地展开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漫游。除了打造数字化场景,云端展览、数字图书馆、全息互动投影等应用方式,也不断拓宽着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渠道,唤起更多年轻人的文化基因。

含英咀华,其乐无穷。文化传承是具体的,有了更加充分的文化“自知”,我们的文化自信就会更有底气。在文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华文化得以全景式呈现,也为全民共享创造了更多可能。优质的数字文化产品不仅引领着青年的文化消费,也坚定我们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新场景,新消费,新体验。数字技术在内容建设、展示方式、传播途径和交互手段等方面带来的改变,营造着文化消费新场景,创造着文化消费新体验。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形式上的简单改变,更有内在逻辑的深刻变革。5月19日,中国旅游日,由中国青年报社推出的17个小时大型直播——“青春云游记”,就展现出文旅体验转型升级的多重可能。17小时内,5000年前的良渚、4000年前的陶寺、3000年前的三星堆、2000年前的茂陵等依次映入眼帘,观众足不出户就能纵览祖国的千山万水、人文盛景。考古学者许宏等专家带来的直播课,更是让这场“青春云游”的文化含量满满。在这里,观众不止于浮光掠影的观看,不止于简单的抵达,更能在打破时空界限的体验中享受神游乐趣,在专业“助攻”下展开文化和历史哲思。

从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国青年报社在全媒体平台连续3天推出“奋斗正青春 科技向未来”大型可视化直播活动:科学的奇妙之旅从青春元宇宙之家启航,在夏夜的童心畅想中落下帷幕。打通院士、青年科学家、中外青年、少年儿童等群体,用多种融媒体形式,弘扬科学精神,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近600万人次观看了直播,相关话题阅读量第一天就突破1亿多,中青报“可视化”改革再创新绩。

诸多实践证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数字化战略大有可为。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移动网络用户60%以上的“冲浪”时间都分配给了数字文化消费,“云上生活”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战场。富有创造性、敏锐性,不断打破陈规、彰显个性的青年,无疑是这场文化变革的推动者和主力军。

在网络视听、数据库出版、线上直播等新业态中,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正以“年轻”的新面孔出现,拓展着文化产业的边界,也让文化消费变得“皆有可能”。借助区块链技术,作为艺术收藏的新形式,秦陵博物院的数字藏品铜马车、舞剧《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等文创产品,备受年轻人追捧。中国青年报社也在不断进行文化数字化融入青年、服务青年的探索,6月6日,中国青年报社数字藏品平台——“豹豹青春宇宙”正式上线,首款数字藏品“航天青年数字徽章”随之发售,《青春宇宙公开课》同时开讲。我们希望,这一次“火箭”与“青年”的碰撞,带给你的不只是一枚小小的数字藏品或者一堂公开课,而是一场数字科技时代的开拓创新之旅。

来吧,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成为一个“航天青年”;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蓝海”中做一个开拓者、创造者。未来已来,期待年轻人饱含热爱、梦想和勇气,开启无限探索的青春征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