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我一生的创作道路。”著名作曲家、民间歌舞剧《兰花花》的作者贺艺今年已是90岁高龄,在5月23日陕西省政协召开的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上,老人动情地说道。
据悉,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陕西省政协将举办为中华优秀文化示范点授牌、召开座谈会、组织文艺展演等系列活动,而本次座谈会的目的,就是进一步继承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发扬党的文艺工作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和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
贺艺说,他正是遵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始终坚持革命化、民族化、时代化、群众化的创作理念,走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道路。长期以来坚持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向民间学习,搜集了大量的民间音乐,并应用到了创作实践中。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一著名论断指引我们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农村、走向街头,为老百姓演出喜闻乐见的好节目。”91岁的打击乐演奏家安志顺至今还清楚记得70多年前在基层服务的日子。“我们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哨卡、厨房演出。特别是寒冬腊月在修建天水至兰州、青海至西藏道路的工程现场,团员们在隧道里冒着渗水、塌方风险毫不退却、照演不误,甚至在雪地里光着脚跳舞,大家心里明白,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安志顺激动地说。
同样年过九旬的音乐家鲁日融总结说,陕西文艺发展的繁荣始终是在《讲话》思想指导下,在不同时代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如歌曲《东方红》《黄河大合唱》《延安颂》《南泥湾》,以及逐步形成的诸多陕西文化品牌,“文学陕军”“长安画派”“黄土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得到了海内外文化艺术界的广泛认同。
“文艺为了人民”是新中国文艺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变的精神脉络。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省政协委员、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说,“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和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继往开来,都强调人民至上、民族至上,为文艺全面繁荣发展指出了根本方向。”
“80年前,毛主席提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80年后,我们这些陕西音乐工作者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和文艺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有了更深切的感悟,那就是不忘初心,永远扎根人民,继续把好的作品写在老百姓的心坎上。”省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深有感触地说。
“80年来,党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代代相传的革命文艺精神和理想信念,保证了今天中国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的创作领域成果丰硕,涌现了大批载入史册的佳作。”有了这份深厚的文化积淀,省政协委员、省美协主席郭线庐对未来充满信心。
郭线庐说,“我们将进一步弘扬和秉持‘扎根生活、服务人民’的艺术精神,把工作重点放到基层,努力讲好中国故事、陕西故事,创作更多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的艺术佳作。”
“新时代文艺赋予我们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座伟大的艺术灯塔,在回顾、致敬的同时,我们将再出发,去创造不负时代的新成就。”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王安潮道出了与会者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