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这样说

发布时间: 2022-04-19 09:0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崔吕萍 李元丽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国内生产总值(GDP)超2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围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总成绩”,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表示“总体平稳”“处在合理区间”。在国民经济继续恢复过程中,委员们高度关注稳就业话题,大家认为在复杂背景下保就业殊为不易,建议以稳经济大势为基础,精准施策守护从业者“饭碗”。

■ 提振稳定市场信心,避免“无就业复苏”

一季度,中国经济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一些不利因素还在复杂演变,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当此时刻,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

聚焦就业,从现有数据看,业界人士提出,两方面压力不容小觑:一是城镇调查失业率快速上升,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二是重点群体就业难度增加,3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了1.9和4.2个百分点,农民工就业压力加大,3月份外来农业户籍人口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3和0.5个百分点。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天津中沙泰达工业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管学斌表示,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研判国内产业发展、产业平衡和国际政治关系,推动复工复产、稳就业。在这方面,建议统一思想、坚持全国一盘棋,避免各自为政,将复工复产、保证供应链产业链正常运作作为一个重要抓手,促进稳就业、稳人心、稳发展。

“综合统计监测和专题调研情况,总体看当前就业形势稳中趋紧,稳中有变,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建议,加强宏观政策支持,稳预期、强信心。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加强政策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提振和稳定市场信心,避免“无就业复苏”。对就业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政策要制定就业帮扶配套措施。精准帮扶困难群体,保重点、兜底线。

谈及就业,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建议,下一步要加大政府、高校提高服务学生就业的意识和手段。同时,要提防受疫情影响,一些大学生“躺平”式待就业的思想蔓延。

■ 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建议把纾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作为稳定就业形势的重要政策工具,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周密设计总体方案和具体路径。”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建议,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退税与减税并举,为稳就业提供强力支撑,在实施大规模退税政策中,优先安排就业效果明显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全面解决企业增量和存量留抵退税,有效缓解企业生存压力;强化稳就业政策的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从“稳岗位”向“稳就业”转变,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同步实现就业转换,妥善处理化解产能过剩和债务风险过程中积累的就业矛盾,重视稳岗补贴等政策在保居民就业中的过渡性作用,以疏导转移为主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不断改善企业经营和创业环境,持续创造新的就业需求,推动受影响群体向其他行业和区域转移就业;加大稳就业工作中民生托底的保障力度,把稳就业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鼓励灵活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以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强化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工具,作为做好基本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的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晋商民营联合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晋民投)董事长昝宝石表示,企业的稳定运营有助于就业岗位的稳定供应,是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环节。涉及保就业、稳就业、扩就业的绝大部分举措,都是以企业为基点,落实于企业之上的。然而,企业经营形势并不稳定,我们需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和扶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逐步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松懈。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预案,主动作为、应变克难,着力稳增长,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为实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任务作出贡献。

■ 保就业保企业,金融保险业要做更多事

“经济遭遇挑战,首当其冲影响就业。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收缩、招工放缓,甚至出现减员裁员。”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复杂背景下、保就业殊为不易,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6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达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还有上亿农民工要打工撑起一家生活,许多人需要再就业。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在上升,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第4个季度下降。一些制造业企业原材料成本上升、订单外流、库存压力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增多,现金流吃紧。在服务业领域,一些中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面临消费市场萎缩、经营成本上升、人工租金上涨、防疫开支增加、平台佣金高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金融保险业要做更多事:要深刻认识保市场主体的重要意义,当前形势下,全力做好保市场主体,为企业纾困工作,这既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要用好贷款支持工具,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适当向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倾斜,主动跟进并有效满足融资需求;要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对特困行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灵活便捷服务;要加强保险保障,鼓励保险公司针对特困行业工作人群特点,开发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积极发展货物运输保险、道路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等财险业务,为物流运输业提供风险保障。”周延礼最后说。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