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谈资上留心、在突发事件中邀约、在调研视察中发现、在提案报告中寻找——这是青岛市政协征集社情民意信息的新路径。凭着留心处处皆信息的慧眼和全天候全方位的报送模式,仅2021年,青岛市政协报送的社情民意就被全国政协采用113篇,山东省政协采用531篇,省级领导批示21次。
《建议延长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学生课后托管时长》《建议加强对剧本杀行业的管理》《建议制止过度收集学生家庭信息行为》《建议关注当前消费券发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困难、助解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社情民意信息成为连民心、解难题的好抓手。
■ 关注“又重要又紧急的大事”
“大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物资,在国家粮食结构占比低,但百姓需求量大。因为国内大豆单产偏低、种植成本高等问题,多数农民不愿种植大豆,大豆主要还是依赖进口。”站在如何提升国产大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角度,民建山东省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委员逄国敏提出了《关于提升大豆产业自主发展能力的建议》,青岛市政协将其报送,全国政协已采用,农业农村部向逄国敏进行反馈,将尽快采用这篇社情民意中的部分建议。
有关民生的问题,就是牵挂在委员心头的大事。除了粮食安全问题,疫情防控工作也是“又重要又紧急的大事”。今年3月,青岛疫情来袭,市政协聆听一线工作人员、基层百姓的呼声。
“建议对医院、机场、港口等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岗位的从业人员,建立岗前健康查体和健康评估机制,有慢阻肺、哮喘等慢性基础病病人真的不适合这些岗位。而且现在隔离点很多志愿者都来不及培训,国家卫健委能不能帮忙统一制作隔离场所管控与服务工作规范的视频教程?”包括民建青岛市崂山区基层委主委曹鹏利在内的700余位政协委员、党派成员,反映了一篇篇带着温度的社情民意信息,其中有110余篇被全国和省政协采用。
■ 为了“海洋人的信念”
青岛,不仅有骨子里“半城烟火半城海”的浪漫,也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海洋情怀。“海洋+”也是青岛市政协社情民意工作中的高频词。
中科院院士、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吴立新说:“目前,我国在海洋高精尖仪器设备设计制造、卡脖子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青岛有条件也有义务在海洋领域为国家披荆斩棘、开疆扩土,这也是我们海洋人的信念。”
青岛市政协通过走访、推荐等方式,将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生物、海洋化工等方面的3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以及涉海智库专家纳入特邀信息员队伍。
五年来,海洋专家们共提报《打造水产种业强国》《全面开展海洋立体观测网国际科技合作》《加强“海洋白色污染”监管与防治》等高质量涉海社情民意信息350余篇,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有力专业支撑。
■ 用好“会思考的大脑”
为了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趋势,2018年青岛市政协建立了智慧政协在线履职平台,委员和信息员们无论何时何地,他们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一键送达。智慧政协平台打破了委员履职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政协“24小时在线、永不关门”的全天候、全方位履职模式。
从事媒体行业多年的市政协委员、青岛信网总编辑胡进宇,对新闻舆论热点有着独到的敏感。“上次我写的《应全面禁止在校未成年医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的建议》,是在火车上看到新闻后,马上在智慧政协平台写的,下火车前发现信息已被采用了。”
成为委员和信息员们的心头爱,智慧政协靠的不仅是便捷和效率,更重要的是“会思考的大脑”。去年,经过升级的社情民意系统,在原有采集、编辑、审核、发布、反馈等基础功能上,运用大数据对社情民意信息进行精准分析,不仅可以动态显示最近一个月、一周的热点高频词汇,还可以同步查看报送、采用情况和积分情况,更有利于激发报送主体的积极性和报送效率。
接下来,青岛市政协将继续不断巩固和拓展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当好“传声筒”,架起“连心桥”,密切联系群众,采集良计良策,反映社情民意,为美丽青岛添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