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江虹霖)去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成立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教育部中国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明确要求加强中国书法、武术、戏曲教育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研究员凌友诗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就推进中国书法、武术、戏曲进校园、进课堂,提出针对性建议。
“教材、师资、课程、考试是教育的要素。目前各校在书法、武术、戏曲教育的推动方面存在师资不足、可用教材不足、融入正规课程困难、家长不够理解等问题。”在书法、武术、戏曲进课堂的实践中,凌友诗发现了一些短板。
首先是没有规范的教材。各校采取课本自选自编方式,武术教育甚至找不到合适教材。
其次,师资出现断层现象。目前各学校自行聘请书法家、武师、戏曲表演者到校从事教学,这些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不一定适合当老师,不一定教得正确或者懂得教学,也不一定能在技能之外提炼好精神和理论。
再次,与现行学科课程欠缺整合。大多数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来进行书法、武术、戏曲教育,这种模式教学时长往往不多,而且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目前教育部尝试把书法、武术、戏曲教育渗透到现有学科里,用正规教时学习,例如书法渗透在语文科或艺术课,武术渗透于体育课,戏曲渗透在音乐课。但无论课外活动方式或渗透方式,学校难以正式拨出资源,教师增加额外负担,一些家长也觉得用处不大,不太支持子女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研究员凌友诗
为了加快加大推进大、中、小、幼学校进行中国书法、武术、戏曲教育,凌友诗建议:
加快加大编纂标准教材的力度。建议由教育部组织书法、武术、戏曲教材编纂委员会,编写课纲。拨出资源给专家小组或鼓励相关学院的学者撰写教材、导读材料和教学指引,以便教育有所依循。
从“在职老师培训”、“未来师资养成”及“长远人才储备”三方面开展工作,为书法、武术、戏曲培养师资力量。在职老师培训方面,建议把书法、武术、戏曲教学的培训纳入囯培和地方教育部门认可的培训计划中;师范院校师资养成方面,建议师范院校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重新进行设计,配合书法、武术、戏曲教学的需要;长远人才储备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普通综合性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体育系、艺术系、音乐系的学生,以及在学术界从事国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才,建议扩大各大学相关学科的名额和资源,准许招收特长生和特聘教授,并鼓励毕业生投入相关的教育领域或升学深造。
开展中囯书法、武术、戏曲教育考试,提供政策法规保障。之所以大家对书法、武术、戏曲教育重视度不够,相关课时被挤压,根本上是因为国家尚未确立这三门学科与现行学科的整合办法,并且尚未设立考试、评核办法以及法律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日本的做法或可借鉴。日本平成19年6月27日颁布的《学校教育法》(法律96号),设定义务教育的目标,对传统和文化教育做了详细规定,尤其是要各学科在教育中,从接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这一角度出发,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因此建议重新调整学科和课纲,把书法、武术和戏曲整合进现有学科或独立成科,并实施校内考试、公开考试,制定政策法规。
推荐阅读:
文学作品“走出去”看量更要看效果 要吸引更多海外汉学家、翻译家参与|建言中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