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必须完善农村医学科普 大众传媒要主动担当丨建言中国179

发布时间: 2022-03-09 11:3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中国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宋柏霖)“只有完善基层农村地区的医学科普,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带来一件关于《全力推进农村医学科普普及度,全面助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提案。

医学科普讲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提案指出,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但农村地区的科普教育水平依然大幅度落后于城市(13.75%和6.45%)。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广泛普及医学科普知识,需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素质薄弱群体的教育、传播和普及工作力度。

葛均波认为,目前农村医学科普尚存在政府和医疗机构对农村的医学科普宣传与教育极为不足;大众传媒对于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限;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缺少医学科普知识的教育等问题。

为此,他建议,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对医学科普知识宣传。首先,地方政府不仅需要在经费上加大投入,还需做好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改变传统、愚昧的状况,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思想。有关机构应积极到基层调研,跟群众沟通交流,了解真实情况,从而对症下药。其次,无论是乡镇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还是县、市、省级医院,都要重视向公众,特别是农村人群宣传基本的医学科普知识。只有民众有了基本的医学科普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关注自身健康,重视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和改变,才能整体提高民众的身体素质,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从而也减轻医疗卫生负担。

大众传媒应承担起推动农村人口健康素质提升的责任和义务。呼吁传媒开辟有针对性的科普栏目,针对农村地区人口学习特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创新的科普形式做好医学科普知识的教育和传播,提高农村科普受众的科普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健康节目等方式免费向公众宣传科普知识,有益于偏远地区民众接受到正确的科普知识教育。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应该重视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基本的医学科普知识,在小学、中学阶段就应该得以开展,建议设立健康科普和急救技能课程,鼓励学生受教育后回到家里向父母及家人传达,逐渐起到公共教育的目的,这对于偏远地区的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对于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适当开设医学科普选修课程。

推荐阅读:

探索“监管沙盒”制度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丨建言中国178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