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升级版"科创基金" 莫让企业"患得患失" 要帮他们"临门一脚"丨建言中国175

发布时间: 2022-03-07 17:3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中国网北京3月7日讯 (记者 张宁锐)“前者属于‘雪中送炭’和‘临门一脚’,能够激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勇于迈出第一步以及激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研发的积极性;而纯市场化资本运作不可避免地带来‘心理障碍’和‘患得患失’。这种实践成效的差异已逐渐显现出来。”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忠范所说的“前者”,是指199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刘忠范建议重启“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刘忠范认为,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两张皮”难题,不断增长的科技研发投入未能有效地转化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广大科技人员缺少把基础研究成果推向产业化的意愿和能力,造成科技创新全链条中的“中试”和“工程化”环节的严重短板。

据悉,199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创新基金(国发办〔1999〕47号),截至2014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26亿元专项资金,直接资助了4.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效显著。

“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目前已被终止,取而代之的是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常规的市场化支持模式。”刘忠范介绍,2020年6月,注册资本357.5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成立,旨在用市场化手段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股权投资规模,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服务。

刘忠范认为,市场化资本运作发挥不了原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作用,“我们强烈呼吁,在新冠疫情尚未结束、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以及中美对抗日趋激烈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背景下,应迅速重启升级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从战略层面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刘忠范还提出具体建议:

一、启动升级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让中小企业家们像科学家一样自由申请竞争性的研发经费,提升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补齐我国高科技产业创新链条中“中试”、“工程化”环节的短板。

二、“创新基金”面向科技型、初创型中小企业,同时面向项目执行期间内注册企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鼓励和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迈出创新创业的第一步。

三、“创新基金”不附带任何条件,无偿支持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创性技术、“卡脖子”技术、“一招鲜”技术等工程化技术和工艺研发工作。

四、“创新基金”由科技部管理。每年由中央财政投入80亿元人民币(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计算),年均资助5000-8000个技术研发项目,10年惠及科技型中小企业5万家以上。

延伸资料:

创新基金成效显著

1999年国务院借鉴美国扶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计划(SBIR),批准设立了创新基金(国发办〔1999〕47号),并通过2007年修订《科技进步法》以法的形式予以确定。截至2014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326亿元专项资金,直接资助了4.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实践成效方面,创新基金直接资助了1.3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13%(2016年底数据),所资助的企业成功上市数量分别占创业板26%、中小板15%、新三板15%(2017年6月数据)。该基金还资助了50%的“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创办企业和32%的“千人计划”创业企业,获得广泛好评。

推荐阅读:

参照“迪士尼”模式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公园 可首建孔子故里丨建言中国174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