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神技” 民革党员张旭东谈“红十字与冬奥同行”

发布时间: 2022-01-14 16:27 | 来源: 团结报 | 作者: 周福志 许晨星 薛蒙蒙 | 责任编辑: 宋柏霖

2021年12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考察国家游泳中心(即“冰立方”)期间,在有“救命神器”之称、题有“红十字与冬奥同行”的AED一体机前,驻足端详良久。让他倍感亲切的是,“红十字与冬奥同行”这八个字,正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铁农亲笔题写。

张旭东向记者介绍红十字冬奥AED一体机

“我们实现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竞赛、非竞赛场馆的全覆盖,一些关键位置3分钟内就能拿到,这种力度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首次。”在现场介绍的民革北京石景山区工委副主委、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医疗服务处项目专家、红十字冬奥项目秘书处秘书长张旭东颇为自豪地说,实现这一突破,离不开北京冬奥组委和中国红十字组织以及各方的努力,其中也包含着民革组织和党员们的参与。

一个冬日的下午,记者在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红十字救护站内,见到了穿着一身印有冬奥标识运动服的张旭东。

位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红十字救护站的“红十字服务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项目秘书处”标牌

再次与奥运“亲密接触”

红十字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是全球化国际运动的两大先驱。“两者职责虽有区别,但都有着维护世界和平与进步、实现人类健康与幸福的共同目标。”在张旭东看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

红十字与奥委会的合作源远流长。张旭东告诉记者,是红十字首先把大规模有组织的志愿者机制引入了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季奥运会,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几乎每一届奥运会的赛场内外都活跃着身着红十字标志的志愿者和医疗服务队。

张旭东和奥运的“亲密接触”,可以追溯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彼时,他在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工作,担任官方纪录片《奥林匹克烙上中国印》的总制片人和总导演。该片荣获多个国际奖项,被国际奥委会誉为“解码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宝典”。

2015年7月31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中国北京以44票对40票,领先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结果公布那一刻,张旭东和团队都跟着沸腾了。原来,作为北京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的支持机构,他和团队也一直在参与申办工作,并因在“7.31申冬奥陈述”整体策划和设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得表彰。

短短数年,再次在家门口与奥运“亲密接触”,张旭东坦言对自己“是一次非常大的跨越”。“从北京夏奥会到北京冬奥会,我的奥运情结越来越深,也在这一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发展强大,亲身见证了时代的伟大进步。”张旭东感慨道。

把“救护站”建进冬奥组委

张旭东(右)、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红十字救护站站长张洪霞(中)向记者介绍救护站运营情况

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奥组委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合作备忘录签署暨红十字救护站启动仪式举行,标志着中国红十字组织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工作的正式启动。

当天下午3时许,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红十字救护站刚刚揭幕,一名身体感到“极度不适”的男子前来寻求帮助。

当时恰逢启动仪式后领导、嘉宾来救护站调研检查,现场很多人还以为是安排的演练。“我连忙解释说:不是演练。”张旭东讲起当时情景。

原来,该名男子是冬奥组委工作人员,疑因急性食物过敏,出现大块红色皮疹,且在持续扩大,情况很不乐观。刚刚上岗的救护站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测量血压、心率等检查,进行抗过敏初步处理。随后,又将他转运至最近的首钢医院,直至其转危为安。

目睹了这场突如其来的现场救护,领导嘉宾对救助站医护人员的专业、高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负责红十字救护站援建工作的张旭东说,这场“紧急救助”的突发事件,恰恰证明了把红十字救护站建到冬奥组委和冬奥场馆,为运动员、工作人员、观众等冬奥参与者的健康护航的重要性。

令张旭东颇为自豪的是,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各方支持推动下,这个设在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红十字救助站,由红十字提供标准、设备和系统上的支持,北大附属首钢医院提供医疗资源支持,进一步实现了模式上的创新。

“救护站里的医护团队,都由首钢医院的资深人员常驻,医疗设备也较为丰富,还可以快速转诊,深受冬奥组委欢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红十字救护站站长张洪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和张旭东带领的红十字团队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也深受感染,对红十字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救护站”建进冬奥组委后,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冬奥组委以及各方的推动下,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基金携手北京市红十字会、河北省红十字会等,还分别向首钢滑雪大跳台、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比赛场馆两场馆捐赠了两台移动式红十字救护站,用于服务相关比赛的医疗及红十字应急救护保障工作。

有了“神器”还要有“神技”

自2019年合作备忘录签署以来,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场馆管理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三方联合发文,推动为冬奥场馆配置AED一体机。在张旭东团队及多方的不懈努力下,截至目前,AED一体机已布设139套,覆盖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的12个竞赛场馆、3个训练场馆、6个非竞赛场馆,以及冬奥组委核心区、部分交通场站、签约酒店和冬奥服务区等。

“有了救命神器,还要有救命神技。”这是张旭东和团队常说的一句话。在布设AED的同时,他们还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组织救护演练、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等方面。

站在红白相间的“红十字与冬奥同行-AED应急救护一体机”前,张旭东轻轻打开“神器”内部,向记者边展示边科普:第一层放的是AED设备,由民族企业品牌捐赠,使用方法是培训重点;第二层是AED常用辅助备件急救包及急救遮蔽栏……

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冬奥筹备进度和闭环管理等因素影响,面向大量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应急救护培训,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我们主动应变,一方面珍惜每次来之不易的线下培训机会,把培训做得尽量丰富扎实;另一方面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培训,远程视频指导,制作在线教程等,确保培训效果不打折扣。”张旭东说。

“赛场如战场,不同战场,一样的应急救护,一样的人道情怀,一样珍贵的奥运遗产。”张旭东表示,红十字参与服务北京冬奥会,布设AED,援建红十字救护站,不仅在赛时发挥应急救护作用,在赛后也将成为冬奥珍贵的遗产,为各大场馆后冬奥时代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保驾护航,持续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位于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红十字救护站的“红十字与冬奥同行”标牌

建议在冬奥场馆和公共场所安装配备AED、推广“未来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作为第十届海淀区政协委员和第十一届石景山区政协委员,张旭东的提案建言多次围绕AED推广、志愿服务等展开,不少建议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采纳。

“作为民革党员,能够参与冬奥相关工作,我倍感光荣,同时也特别感恩民革组织给予红十字会和我本人工作的大力支持。”张旭东动情地说,从“美丽中国行”全国博爱救护暨以爱育爱“红十字救护站”援建计划,到“看得见的幸福”博爱救护计划,再到“红十字与冬奥同行”的题词,背后都有着民革中央和领导同志、各级民革组织和广大民革同仁的关注、参与和支持。

张旭东与记者在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的团结报电子阅报屏前合影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张旭东感到既紧张又期待。“紧张的是,我们团队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工作成效即将迎来实战检验,一刻都不敢放松;期待的是,这次家门口的冬奥,秉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一定能够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北京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必将载入史册!”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