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的形态逐步从刚性城市、弹性城市演化为韧性城市,其风险防控思路也经历了从风险管制、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的逻辑转变。”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骆沙鸣在中国网《越百年 向复兴——各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栏目撰文表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空间资本化导致的非均衡博奕、空间同质化导致的人文性缺失等导致的大拆大建等问题。
以下为原文(有删改):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骆沙鸣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明确指出,“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党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与安全,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的形态逐步从刚性城市、弹性城市演化为韧性城市,其风险防控思路也经历了从风险管制、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的逻辑转变。但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空间资本化导致的非均衡博奕、空间同质化导致的人文性缺失等导致的大拆大建等问题。我国城市按功能类型可分为综合性的城市、工业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城市韧性核心就是要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减少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故要着眼于提升城市综合抵抗力和系统恢复力,以全领域风险防控的现代城市治理思维,高度重视城市治理系统内生的自我调适和自我修复能力,将韧性城市规划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问题导向和推动常态管理应急管理有效衔接。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好的点亮韧性城市之光、铸就城乡统筹发展与安全之魂,建议如下:
1.制定韧性城市建设规划,增强城市冗余性、抗逆性、反省性、灵活性、兼容性、整合性,创新和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城市风险防控的科学性。完善综合防灾预警预案,增强应急行动预见性、时效性、规律性,确保因地制宜、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在规划编制中融入韧性城市理念。从安全评估、空间格局、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应急体系等方面,提升城市韧性能力。通过城市的风险分类、扰动因素排序、预警预判、监控与反馈、规划策略的动态响应等来进行韧性城市规划建设,完善多风险统筹、多系统协同的韧性战略规划编制,自适应循环的韧性战略规划决策过程,软硬兼顾的韧性战略规划实施保障。在城市空间在开发过程中,应健全公众参与机制,重视空间的文化属性,多系统、多层次综合论证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以削减空间生产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2.立足国情区情,加强社区共建的治理韧性和数据驱动的技术韧性。加强城市资产与风险评估,建立健全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乡回应率与协同性。鼓励各高校,研究机构和智库参与创新韧性城市理论方法研究,加强跨界合作、集成作业、安全发展,将韧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城市体检补短板项目,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加强安全保障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倡导多元主体参与联合共识,健全应急响应系统。
探索和总结各具有地方特色的全风险、全过程、全领域的平战结合空间韧性城市建设经验。
3.加强公众参与社区对话,提高发展与安全同构的社区共建治理韧性。建立针对性强的应灾计划和风险管理组织制度、完善预案和恢复性联动互助对策,注重激活城市的社区韧性。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共建共享多方协作,要有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完善管理到治理的服务角色转变,更加关注多情景分析方法和以人为本的动态适应。
4.建立韧性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推进城市经济生态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包容性增长,全方位提升城市动能转化的经济韧性,共享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全民的共同富裕。完善社会公共政策协同与整合链条,协同补齐城市脆弱性短板,创造更多中国特色韧性城市建设经验。应当关注科学评估分析城市面临风险和挑战。大尺度地分析反思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用智慧方式为居民提供风险评估、提供及时全面的个人应急方案和信息,利用通信技术和动态数据库网络平台提供便捷及时的分析预警和救助方案,强调韧性城市的多领域工作统筹协调,关注行动计划可操作性和跟踪评估实施效果,关切公众需求,明确参与是讨论要求与方式。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韧性城市建设,应注重构建相对完备的公共卫生体系,实施从以治疗为主到以预防为主的多元主体协同防控模式。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充足性和可靠性,将生态环境优化政策纳入到韧性城市建设的规划中,降低城市灾害发生的概率,确实促进城市生态韧性度的提升。要加强公众的能力建设,注重韧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设计质量,提升应急规划能力,构建协同管理、数媒公众参与、创新资金筹措、推广传统文化、记住城市乡愁,进一步提高城市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健全跨学科和跨部门的体制机制、结合国情和本地优势资源,用本土化的技术解决本土问题,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扁平化的韧性城市。
5.要更加重视城乡生态环境多重效益与功能发掘,提高城乡生态韧性度,建立韧性系统评价与执行机制,大幅度强化城市社会的韧性度。充分认识韧性城市建设的背景、韧性挑战、韧性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生态环境适应性的空间发展模式,强化生态系统管理,将生态环境优化政策纳入到韧性城市建设的规划中,降低城市灾害发生概率。制定韧性城市建设规划,增强城市抗逆力,完善韧性城市发展和城市韧性度提升的顶层设计,制定合理的韧性城市风险评估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综合防灾预案,增强应急行动预见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城市减灾体系,提升回应力与协同性。
6、进一步完善和协同城市技术韧性与制度韧性体系。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工具、运用智慧平台精准防控,建立土地权属明晰、规划有章可循、建设有法可依的韧性,城乡安全发展管理体系。完善城市应急服务能力规划、建立“枢纽-节点-应急流”的韧性公共空间体系、统筹应急空间的“平战结合”。充分利用城乡智慧管理和数媒介入科学决策,创新巨灾保险、基金募集和社区保险等措施,建立复合多级的筹资体系,提升韧性城市建设资金来源。积极开展国际城际友好城市交流合作,交流展示韧性城市规划修编和案例经验,深化开展合作,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用数据驱动评估未来需求,提高韧性城市建设的预见性,提高城市应对预防灾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是降低城市脆弱性的方法。超大城市的生态系统更为脆弱,城市脆弱性与城市功能有一定的联系,功能复合型城市的脆弱性水平往往低于功能单一的资源性城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受地形、资源、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城市脆弱性与城市布局与形态有关,分散型城市的脆弱性水平低于集中型城市,所以,要从自然环境、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多重角度构建韧性城市框架指标体系,促进资源共享与协作,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注重采用本土化的技术解决本土问题。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中都应注重城市的包容性、灵活性、凝聚力与公平性,提升城市韧性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城市。建立大规模的应急计划和公共服务的平等入口,加强社区对话,满足城市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城市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