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夯实体教融合基础 让体育回归生活

发布时间: 2021-08-18 15:5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中国网讯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深化体校改革等,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骆沙鸣表示,如何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育人形式和育人原则对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考。

骆沙鸣认为,融合的本质是回归体育自我学科的科学性与体育融合的“正常化”,融合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体育强国包括国民体质运动场所、体育意识参与程度、体育消费水平、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等。从1985年开始我国青少年健康指标持续下降,直到2014年下降趋势才基本遏制。针对如何加快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骆沙鸣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建立基于青少年学籍信息的体育素养大数据平台,以及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动态化管理与监控体系,为体教融合专才培养和高考的体育素养评价提供参考。修订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和运动技能等级标准。

二是要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体教融合新机制。成立多元主体的体教融合战略联盟,构建多元参与的管理体制、监管体制、长效合作运行体制、网络治理的创新体制。

三是要以目标融合、理念融合、机制融合、资源融合和措施融合为抓手,夯实体教融合一体化推进的组织基础,健全保障体系。通过人才资源共享、一体化赛事运营、多主体互动、体育服务购买等机制,发挥组合协同的力量,提高不同利益主体主动性、包容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要夯实体教融合的思想基础,让体育真正回归生活。加强“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建设。整合体教融合社会资源,抓住“教会”“勤练”“常赛”关键环节,把足球、篮球、排球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三大球作为抓手,完善体育健康机制。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评价指标,构建政府综合评价体系和加强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执行的衔接机制,防止体教融合政策阻滞。

五是建议出台《体育振兴法》或《体育振兴条例》,使体育与竞技体育齐头并进。要将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作为体教融合的核心抓手,不断壮大社会组织力量支撑体教融合落地见效。要改革体育竞赛模式、师资聘用模式、考核评价模式和体育教学模式。学生运动员每学年至少选若干(如24)学分,并且平均成绩不得低于65分,否则必须参加集训和失去赛季比赛资格,直至达标才能恢复训练与比赛,使学生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教育均得到良好发展。

推荐阅读:山水相连的好邻居——中俄“老友记”| 世界同心圆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