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日前,上海芭蕾舞团原创红色题材舞剧《宝塔山》在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举行全球首演,广获好评。几十年来,上海芭蕾舞团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打造了《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宝塔山》等一系列原创精品。本报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上芭团长辛丽丽,讲述上海芭蕾舞团的红色传统,如何用芭蕾语汇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一
上世纪30年代,中华大地满目疮痍,面对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英勇抗战。从欧洲归来的学子明华、上海的进步青年梦安,以及像他们一样有理想有追求的文艺青年,怀着一颗滚烫赤诚的心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他们接受党的教育和心灵的洗礼,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血与火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义务、担当乃至牺牲,使他们历练成为有信仰的文艺战士。他们身体力行、竭尽所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让抗战的号角在宝塔山下乃至中华大地吹响。
这是上海芭蕾舞团最新原创红色题材舞剧《宝塔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站在时代的里程碑前,记录、抒写、讴歌伟大的历史时刻,无疑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因此,我们希望能用海派芭蕾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去讲述那个时代的人与事,用真实的情感和热血,去追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谱写的时代华章。
《宝塔山》这个题材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创意之初,我们选择了延安精神这个主题。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文艺的圣地,那里孕育着深沉而浪漫的理想,也驻扎着当代文化艺术的根脉。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确立之地和发展壮大的主战场,上海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信仰坚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上海和延安这两座城市始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延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等根本问题,为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家几乎囊括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各方面,他们创作了很多好作品,又带领群众一起参与,用新文艺鼓舞斗志,共同缔造了现当代中国的新文艺。
在“历史”的剧中,一批来自上海的文艺青年奔赴延安,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青春、坚守初心;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上海芭蕾舞团的青年艺术家们,用他们精湛的艺术和炽热的情感跳出“青春万岁”的舞步,穿越历史的烽烟与“前辈们”遥相呼应,让青春的力量感染更多当代青年,产生跨越时代的共鸣,坚定理想与信仰。
如何用芭蕾舞的语汇讲好红色革命的故事?为此,我们的主创团队集合了中国舞台创作的顶尖力量,从舞蹈、音乐、舞美等各个方面来打造精品力作。比如在舞蹈上大胆创新,融入秧歌舞、民族舞等多个舞种元素,赋予海派芭蕾多样化的呈现。剧中男演员的群舞“开荒舞”奔放热烈,给观众带来激情澎湃之感,仿佛能看到战士们在南泥湾热火朝天的劳作情景;而女演员的“纺织舞”则尽显柔美典雅。担任音乐总监的是曾为《琅琊榜》《伪装者》《甄嬛传》等电视剧配乐的著名作曲孟可,他以革命浪漫主义与芭蕾的浪漫特质为基调,融合了民族音乐、音乐剧、圆舞曲、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选用了经典歌曲《南泥湾》的旋律,以及个别民歌旋律,创作出最适于芭蕾浪漫表达的音乐。
为了能够在舞台上最好地呈现这部芭蕾舞剧,上芭的艺术家们日日奋战在排练厅和剧场。这次排练的难度很大,对芭蕾舞演员来说,动作、技巧的训练是必修课,除此之外,对不同角色的特点、魅力,更需要下功夫揣摩。《宝塔山》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他们被延安的氛围深深打动,当他们用作品鼓动战士的士气,群情振奋时,从中领悟到莫大的幸福,成就感油然而生。他们对新文艺工作者的奉献和成就肃然起敬,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逐渐蜕变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志士。这种坚定不移的感觉对演员来说是重点和难点。首先演员们要在投入情感,真切地体会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发自内心去歌颂,把自己融入角色之中;其次要通过不断磨炼,用芭蕾的语汇把这些情感展现出来,从而真正使观众感到,在舞台上演员们与自己所演绎的角色是一体的。所以,《宝塔山》的创排是一次新的探索,它不仅是中西审美元素的融合,更是以芭蕾诗化浪漫对革命理想与信念的宣读。
二
《宝塔山》的成功创演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它建立在上芭传承几十年坚守芭蕾艺术中国化的初心、坚持打造舞台经典的匠心,坚定芭蕾腾飞的信心之上。上海芭蕾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发展、日新月异,上芭的历史可以说是党领导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的师生在探索芭蕾民族化的道路上勇于创新,将歌剧《白毛女》改编创作为芭蕾舞剧。著名的艺术大师黄佐临先生担任艺术指导,著名编导胡蓉蓉、林泱泱、傅艾棣、程代辉等编导,严金萱等作曲。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上,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一经首演便引起轰动。当时周恩来总理、陈毅外长等对该剧非常关心,曾17次观看了此剧,并同剧组人员一起研究,提出过修改方案。1967年4月,毛泽东主席在北京观看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后称赞“白毛女好!”并和全体演员合影。《白毛女》被誉为一部西方芭蕾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精品,作为中国最早诞生的原创芭蕾舞剧之一,她标志着中国芭蕾舞剧“从无到有”的划时代进程,50多年来演出了2000余场,是目前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舞剧。
1979年,上海芭蕾舞团在“白毛女”剧组的基础上成立,《白毛女》可谓上芭的“开山作”和“传家宝”,也从那时起便奠定了上芭致力于不断创新打造符合时代审美、具有独特海派艺术气息原创精品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还是一名年轻的芭蕾舞演员,首次参与《白毛女》排演饰演喜儿,心情很激动也深感责任重大。“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白毛女》讲的是老百姓的故事,昂扬着奋进的民族精神,我一门心思想的是要接好前辈的棒,把这种精神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那个时候我们排练教室的条件很有限,闷热得像蒸笼一样,但是每个演员都不在乎,都在精神抖擞地练功,没一会儿练功的衣裤就都湿透了,脚尖旋转过的地方全是汗迹。我第一次饰演白毛女,胡蓉蓉老师每天都冒着酷暑准时出现在排练场,指导我排练。在剧中,当大春与喜儿在山洞相逢,为了淋漓尽致地抒发喜悦激动的心情,需要我完成高难度的32只“大福尔旦”技巧。胡蓉蓉老师严字当头,“盯”着我反复练,最后练得脚趾皮破血流,终于能够高质量完成这个动作。艰辛的汗水、无悔的付出使演出获得成功,把这部红色经典传承下去。
几十年来,《白毛女》常演不衰,成为上芭优秀年轻演员成长的摇篮。接过来、传下去,是每一个演员使命。老演员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细心地指导,年轻演员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认真学习,如此循环往复,如今接棒《白毛女》的已经是“90后”“00后”演员。一代代演员薪火相传,铸就了《白毛女》一代又一代的辉煌,使红色经典的魅力永不褪色,同时也使上芭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风采。
三
不断打造原创艺术精品是上芭的追求,至今我们已经有了近200部原创作品。用原创作品和经典作品不断树立自己的艺术品牌、不断走出去、扩大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不停地思考:新时代下的创作怎么做?如何选材?如何让当代的观众爱上我们的原创舞台?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这是上海芭蕾舞团继《白毛女》后的又一部大型革命题材芭蕾舞剧,它的身上凝聚这一代上芭艺术家对打造新时代红色经典的决心。
《闪闪的红星》筹备近两年时间,于2018年10月24日至28日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首演。呈现于舞台的不仅仅是人们记忆中鲜活的人物、经典的片段和耳熟能详的动人旋律,更是立足于当代和未来的全新的创作视角与诉说方式。此后,剧组继续不断打磨,进行了两次大型修改。为了使演员们更加“接地气”,我们专门与“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交流,邀请部队的年轻官兵为演员们进行军姿训练。全剧组还专门去江西命老区采风,踩田埂,了解《闪闪的红星》故事发生地的民俗民风,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把平凡生活里的人情味融进舞台表演。用艺术歌颂民族英魂、延续红色情怀,传承革命精神,必须对历史有深入的认识,我们引导年轻演员学习历史、读懂历史、敬仰历史,这样才能在舞台上跳出真情实感,跳出风骨和气派。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喜庆日子。从6月开始,《白毛女》《闪闪的红星》《宝塔山》陆续在上海以及全国各地上演,让观众在芭蕾艺术的美好体验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华。文艺的进步离不开思想的引领,我们要在党的旗帜指引下,挺起胸膛,发出时代的呐喊;以一颗足够耐心的、单纯的、对艺术充满敬畏的心,与时俱进地更新和丰富创作手段,创作出承载历史记录、留下时代烙印的优秀文艺作品,真正用文艺作品承担起“中国脊梁”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