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德:历史经验和教训都是宝贵财富

发布时间: 2021-05-27 09:57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吴昌德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一章,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宝贵财富。这一章讲述的是自1956年党的八大胜利召开至1976年“文革”结束期间,我们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的历史。时间跨度20年,为全书十章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章,讲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比较多。全文紧紧围绕“探索”“曲折”“发展”三个关键词展开阐述,许多内容的表述富有新意,读后深受教育和启发。

在一个人口众多、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崭新课题。刚开始基本是学习苏联的经验,但经过实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很快察觉到苏联模式的缺陷,认识到中国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做法,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书中列举大量史实,讲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思想理论建设上,《论十大关系》、党的八大政治报告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系列具有长远重要意义的指导方针,取得了一些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工业建设高速增长、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交通运输业长足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学技术发展成就显著、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优秀文艺作品大量涌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书中还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高度评价这期间形成的“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为“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同时,由于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发生了“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大跃进”、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反右倾”斗争中断纠“左”的进程等失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留下了极其惨痛的教训。

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是宝贵财富,没有改革开放前的艰辛探索,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时指出:“如果没有1978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同时,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不断自我革新,是我们党永葆强大生机活力的重要原因。把教训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就是要善于总结和吸取教训。我们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是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从挫折中奋起,不断自我革新和完善。正因为重视历史,善于借鉴和运用经验与教训两笔财富,从而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不断破浪前进。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造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一整套思想理论成果,都是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伟大斗争实践经验和教训的结晶。1987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并解释:“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正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也是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坚定不移走下去。

现在,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同时也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用好经验和教训两种财富。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一定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出更多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