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的宁夏政协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5-05 10:09:29 | 来源: 华兴时报 | 作者: 张玉香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2021年4月27日,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精准方略、尽锐出战,聚焦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发力防松劲、严把标准防闯关、巩固成果防返贫,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成功翻越脱贫路上的‘六盘山’,在宁夏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回顾走过的路,宁夏政协紧跟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步伐,带领广大委员和机关干部走基层、询民情、勤履职、献智慧,饱含真情的履职担当为宁夏脱贫攻坚作出了政协贡献,也展现出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作为。

“家里种了多少亩地?有没有养殖业?”“外出打工参加过什么培训?最想接受啥培训?”……走村入户了解民意,一对一为农户致富出谋划策。2019年3月27日,自治区政协“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专题议政正式启动,9位副主席带队,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政协联动,深入走访宁夏55个乡镇、124个行政村、1400余农户。

“一个主题,分9个专题调研组,深入县(区),每个县蹲点调研7天以上,走访2个乡镇,2到3个村,至少要详细了解15户的情况。”循着这些调研之初就划定的“硬指标”,政协委员们走进农户家中,掌握实际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三级政协联动调研,自治区政协“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充分与调研实际相结合,依托9份调研分报告,最终形成了高质量协商报告,得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这仅仅是自治区政协在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缩影……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协商中“献智力”

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以汇聚智慧、凝聚共识见长。十一届自治区政协连续三年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列入年度协商计划,力求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最大。

2018年1月,自治区政协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建议”列为当年专题协商会议题之一。

同年10月,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及特邀专家,就宁夏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中卫市沙坡头区,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部分村文化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县图书馆就文化专员配备及基础文化设施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走访。

“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应在文化底蕴深和公共设施使用率高的地方,加大投入和倾斜力度,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充满文化味、乡土味、人情味。”“公共文化建设由政府主导,并不等于由政府‘包办’,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从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大力扶持民间艺人、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支持他们采取多种方式拓宽文化服务渠道。” ……

调研中,一条条精准务实的意见建议写进了《全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的协商报告》中,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推进了物质、精神双脱贫,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2019年,“如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被列入自治区政协两个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议题中。为拿出合理的调研方案,把这项议题商透商实,自治区政协做足调研前期工作,提前半年3次赴宁夏深度贫困县区研究如何破题。

在“宁夏‘十二五’‘十三五’移民到川区的移民村发展情况”“如何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如何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脱贫”“贫困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和人才队伍助力稳定可持续脱贫”“如何建立健全扶贫综合保障体系”“如何加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如何提高脱贫质量,确保‘真脱贫’‘脱真贫’”“如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9个分议题的引领下,自治区政协9个调研组,展开了一次“解剖麻雀式”调研。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界别等政协参加单位共130多人共同参加,大家对照脱贫攻坚目标,发现困难分析问题,总结评估帮扶实效,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吴忠市盐池县青山乡猫头梁村外出务工的村民陈纪元2015年回到家乡,探索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带领村民开启了以绿生金、以农致富的生态创业梦,带动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30户贫困户每户创收2万元的脱贫目标。这个生动事例,让委员们深深认识到:引导深度贫困地区选准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特色种植业、高效养殖业,推动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努力形成“一县一品”“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的重要性。

产业扶贫,关键要扶到点子上。在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使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利益共同体,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产业示范基地+脱贫示范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成为委员们的重点建议之一。

在隆德县观庄乡中梁村,调研组走访因病返贫户时了解到,宁夏12.02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有2.75万人,占22.87%,居致贫因素之首。

“大病致贫返贫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家庭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低,而医保大病报销以及大病救助有时不足以为他们提供有力保障。”委员们提出,治大病的同时要防慢性病,将“防病致贫”关口前移,减少因病致贫返贫不安定因素,巩固长效脱贫攻坚成效。

创新发展模式,夯实稳定可持续脱贫的产业根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增收能力;解决教育健康保障和住房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巩固稳定可持续脱贫成果;补齐短板,确保移民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最终,这些调研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不仅在常委会议上得到认可,还写进了《如何实现宁夏稳定可持续脱贫专题协商报告》中,成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2020年,“完善引导鼓励农村青年劳动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成为自治区政协年度协商计划的议题之一。

为了能够商实议透,历经3月余的酝酿和提纯,浸润着委员们辛勤汗水的智力成果精练为“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政策”“金融政策”“农业用地政策”4个专题协商报告。同年8月19日至20日,自治区政协创新协商方式,围绕这4个议题分类召开4场专题协商会议,以系列协商的方式邀请部分参加调研的政协委员和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扶贫办、教育厅、自然资源厅等有关部门及金融服务机构代表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协商。

两天的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的“建立进城务工农民户籍地与务工所在地公共部门合理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进一步规范职业介绍机构职责”“完善均等化教育体系”“拓宽财政资金使用渠道”等多条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参会代表的积极回应,大家“一事一议”,一对一交流, 把议题掰开揉碎,商出实效,让建议更精准,扶贫更有效。

建立脱贫攻坚新机制跨地区联动“聚合力”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硬仗,是扶贫工作最难啃的“硬骨头”。宁夏西海固地区恰属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六盘山片区。

2012年8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定西召开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这标志着涉及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四省区的《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正式启动实施。为实现“跨省协作,打破行政分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交流合作”目标,宁夏政协首先提议建立陕甘青宁四省(区)政协六盘山片区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动员四省(区)联手联动,建立脱贫攻坚新机制,形成跨地区“合力”,锚定“穷因”,精准发力。对于四省(区)政协而言,这一机制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固有的行政区划束缚,把共同的贫困问题摆在了同一个面上,形成合力。

2015年7月3日,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第一次会议在银川召开,标志着陕甘青宁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机制正式建立。经过讨论,大家找出了扶贫瓶颈,并针对性提出了精准措施:要做活“水”文章,争取国家尽快启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前期工作,支持六盘山片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要做通“路”文章,加快重点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道及乡村公路建设,实现片区铁路、公路与国家主干道高效衔接、互联互通;要做精“绿色”文章,始终绷紧生态这根弦,时刻不能放松生态保护与建设;要做好“输血”文章,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加快六盘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条条务实的建议,开启了四省(区)政协助力精准扶贫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

此后的三年,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在兰州、西安、西宁,相继召开,陕甘青宁四省(区)越来越多的脱贫攻坚成功经验被相互借鉴,更多联合建议被送到了国家相关部委。

2019年7月23日至24日,六盘山片区政协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第五次会议在固原市召开。期间,参会人员分三个考察组深入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吴忠市同心县,走村入户看产业话扶贫。

在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村民魏玲、陈志芳家中,考察组成员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切实感受了前庄村依托北联池、伏羲崖两个旅游景点和隆张公路旅游环线区位优势,发展旅游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

在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考察组对该村打造肉牛养殖基地采取肉牛托管经营的新模式进行详细了解。一路走、一路思、一路议,大家看规划、听介绍、问情况、交流经验,聚焦脱贫攻坚,把方向、谋思路、保稳定,带着考察中看到的成功经验和发现的现实问题回到会场,分组进行再讨论。

“四省(区)形成的合作机制意向协议中,建立冷凉蔬菜产业、跨省小杂粮、中药材产业合作联盟等内容丰富,体现了六盘山片区农业产业特色和优势,如果能将意向协议中关于肉牛养殖,冷凉蔬菜方面的合作扩展为肉牛、羊养殖和果品蔬菜,会既符合六盘山片区发展实际,又拓宽了合作面。”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在讨论中建议四省(区)针对产业科技支撑,再建立一个专门的合作机制,从科技保障方面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红色文化是六盘山片区共有的旅游资源,四省(区)政协还结合旅游资源、共同推介“重走长征路”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建议四省(区)联合推介六盘山片区重点景区,打造多条支线线路和主题线路,形成旅游大环线,以旅游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交通是城乡发展的动脉,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路和水,一直是制约六盘山片区发展的重大瓶颈,也是四省(区)政协共同关注的热点。四省(区)政协向全国政协报送联名提案,为打通省际间“断头路”和加快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努力建言。          五年间,六盘山片区逐渐破除瓶颈,基础设施建设差距缩小、产业扶持力度加大、资源互补发展优势增强。四省区间先后成功签订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方面合作协议,深化了区域扶贫合作,得到全国政协及各省区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激发委员积极性履职中“添动力”

“船重千钧,掌舵一人。”自治区政协在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始终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不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合力。

自治区政协坚持与党委和政府工作同频共振,切实担负起把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落实下去、把委员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积极助推脱贫攻坚。为加强政治引领,不断提高政协履职水平,2020年,自治区政协党组号召全区政协系统开展“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特别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履职着力点。

“这为政协工作触角向基层延伸提供了有力抓手。”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分党组书记许兴说。结合“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创新开展“1+X”党建共建共享活动,“1”即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X”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党支部和县区政协功能型党支部及基层党支部等,这样的共建共享不仅把相关政策信息直接送到基层,还实现了政协智力资源与基层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在全区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仅体现在自治区政协多项协商议政活动中,还体现在420余名自治区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中。

自治区政协委员文琦是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后。他出生于固原市彭阳县一个农村的贫困家庭,从小立志用知识改变命运,奋发读书,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然而,这条路走起来有太多不易,贫困带给一个人的阻碍有多大只有亲身经历方才明白。”文琦说。因此,他把扶贫看成一件人生大事,并不断借助自己的知识去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

2015年,文琦带着学生通过1张问卷、1个GPS定位、1台摄影机、1台照相机、1支录音笔、1张地图的“六个一”方法,实现精准定位,走访了宁夏9个贫困县(区)6000多户贫困户家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查五核三审定”的争议农户判定机制。2018年,他又围绕扶贫工作,提交了《关于提高贫困地区职业技能培训效率的建议》《关于“十三五”生态移民存在问题的建议》等多件提案,为精准扶贫献智献策。

自治区政协委员刘霞,是中国人寿保险宁夏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按照银保监会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对保险扶贫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要求,在宁夏这个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刘霞专门组织了调研讨论。

经研究,刘霞重新确定经营思路、发展规划,她认为宁夏的扶贫工作,商业保险应积极作为,要兜住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返贫的底线,要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增信、社会管理和惠民功能,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2016年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纳了刘霞的建议,联合下文,明确支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和小额信贷保险,对贫困户保费予以补助,正式引入商业保险作为宁夏金融扶贫的重要手段,在全区58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实施保险精准扶贫项目——“扶贫保”。

自治区政协委员王红艳,致力于农村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历经十余载,带领团队不断克服农村信息化知识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人才匮乏、资金不足、应用推广难等重重困难,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助力精准扶贫,带动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科技扶贫之路。

2017年1月,自治区政协委员罗成虎,用一篇题为《让旅游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的大会发言,助推了宁夏旅游开发利用和保护,开辟了一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自当年起,宁夏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在全区建设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宁夏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

在这场史无前例、荡气回肠的攻坚战中,留下了无数负重前行的美丽身影,流传着大量感人至深的暖心故事,涌现了许多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政协委员们立足本职,用实际行动道出了“不负使命,积极履职”的共同心声。在十一届自治区政协以来的提案列表中,涉及“脱贫攻坚”“扶贫”等内容的有30余件。内容涵盖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通过实施“产业+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从源头控制因病致贫和返贫,加强贫困人员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在自治区政协的努力下,这些提案转交相关部门后均得以有效办理落实,对助推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展现出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新风采。

扎根扶贫一线为群众脱贫“增活力”

在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股温暖的力量,来自自治区政协机关驻村扶贫干部。自治区政协十分重视驻村扶贫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向吴忠市同心县预旺镇土峰村和青羊泉村派驻了由多名党员干部组成的驻村工作队,以帮助村民增加收入为核心,以持续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抓手,聚焦重点对象,实施精准扶贫。

“1939年3月出生,80岁,长期居住两位老人,入户主要针对搬迁改造危房事宜。老人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不想再折腾,子女都不在身边,没有能力进行危房改造。工作组讲清政策,说明情况,与老人的子女及时沟通。”这是自治区政协机关干部、驻青羊泉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小鹏在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户记录本上写下的一段话。2017年起,赵小鹏成为自治区政协办公厅驻村工作队一员,并担任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青羊泉村村主任康国江告诉记者,青羊泉村只有一个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建于1988年,年久失修,墙体多处出现裂缝,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许多家长为了便于子女上学,在县城租房子,开销花费大,适龄儿童上学已成为村民牵肠挂肚的一大难事,翻建小学(幼儿园)也是村民盼望已久的一大心愿。

赵小鹏向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并得到大力支持。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与自治区教育厅的积极协调下,很快便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考察,最终成功为青羊泉村修建了新的校舍。看着土房变成了一排排红瓦砖房,村民别提多高兴了。

2018年8月,土峰村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徐亮接过“接力棒”,在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的大力支持下,持续为该村精准脱贫服务。

“我出生在贺兰县通义乡的一个小村庄,初三时,我立志要考上高中,因为我不想一辈子放羊,不想走父辈的老路。”徐亮说,当他以扶贫队员的身份回到农村,希望自己像一粒种子般扎根到泥土中,从点滴做起,改变土峰村的面貌。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组织是推进精准脱贫、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战斗堡垒。驻村后,徐亮继续将抓好支部党建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坚持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制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实。以抓党建带动脱贫攻坚工作,用脱贫攻坚工作检验支部建设质量,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发动党员宣传群众、带动群众,确保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培养了白金锋、丁晓兰、罗光耀等一批乡村本土后备人才,打造出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土峰村党支部书记虎正云被吴忠市党委和政府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土峰村党支部被同心县党委和政府表彰为“优秀基层党组织”。徐亮被同心县党委和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2019年3月1日,我受组织选派,到青羊泉村担任第一书记。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条路,我真是心里没底。”自治区政协选派驻村干部王琦告诉记者。驻村后,他努力进入工作角色,在掌握政策的同时,和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起调查摸底、宣讲政策、填写报表。

走访中,王琦发现,青羊泉村贫穷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外,与人的思想观念也有关。有的安于现状,有的想着“等靠要”,有的习惯了“靠天收”的生活,不愿改变或者恐惧改变成为村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屏障。“想要改变村民的旧有观念,推广新事物真的很难。”王琦说,工作队需要耐心解释和劝导,才能够将一项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驻村扶贫工作队把中心工作放在了危房改造和安全饮水上,采取自建、帮建、统建、搬迁等多种措施解决村民安全住房问题,通过自来水入户、建设供水点、安装净水器等方式全面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实现了安全住房和安全饮水全覆盖。

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华兴时报社员工马泽亮,被派到土峰村驻村扶贫长达4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从一名脱贫攻坚战士变成一名防疫战士,始终把守护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协调争取防疫物资援助,守一方净土、保一方平安,被自治区政协机关党组推选为“我身边的战‘疫’模范”推荐人物。

十一届自治区政协以来,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共派驻三轮扶贫工作队,全力帮扶土峰村和青羊泉村,队员们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困难,在扶贫工作中格尽职守,积极为当地群众发展谋福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也迎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自治区政协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方法,围绕如何实现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农民增收等重点问题建言献策,凝心聚力,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张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