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推动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双周协商座谈会综述

发布时间: 2021-04-11 11:0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谢靓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就业不仅关系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民族地区就业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就业难仍然是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关心的问题。

4月9日,全国政协举行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推动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进行协商。此前,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赴甘肃省、天津市开展专题调研,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准备工作,为会议更好地建言献策、凝聚共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对推动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特殊性、规律性的认识,如何在产业转移、政策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更精准的举措,拓展就业渠道……与会委员和专家提出了诸多建议,让民族地区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安居乐业、增收致富,是大家最关心的事。

劳务转移“出去” 产业转移“进来”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人口一直在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今天,劳务产业仍是民族地区促进群众增收最现实最有效的产业之一。

来自贵州的黄榜泉委员用数据说明了这一事实:贵州省常年约有900万农村劳动力在外务工,务工收入占到家庭收入的7成以上。黄榜泉认为,应依托东西部对口帮扶机制,强化对口劳务精准帮扶。他建议由东部帮扶省份负责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发布、指导鼓励使用民族地区农民工、开展劳务对接和员工培训等,民族地区负责开展农民工外出务工培训、订单输出、农民工和用工企业维权保障等,并支持民族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农民工服务保障机构。

民族地区群众外出务工该如何适应城市生活?会上,天津市政协委员阿依木汗·乌斯满介绍了自己的经验。1991年,她和丈夫从新疆来到天津,从卖烤串开始创业,得到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她说,应进一步发挥社区作用,努力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让民族地区的劳动者享受城市均等公共服务,同时进一步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法规、就业创业指导等培训,帮助他们更好融入城市。

民族地区一部分农村务工人员走不出去,不仅仅因为文化习惯差异。来自四川的达久木甲委员建议推广农民工进城务工积分制,在就业咨询、职业保障等方面提供服务,着力规范劳务中介行为,人社等部门支持民族地区建立县级或区域性劳务服务中心,牵头制定“劳务中介条例”,引导鼓励劳务经纪人成立行业协会,并加大就业市场监管。

除了让劳动力转移“出去”,让产业转移“进来”也是一个重要途径。6年前,国务院参事汤敏与林毅夫委员开始在新疆和田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试验,他把经验带到了会上,建议统筹产业向民族地区转移的战略布局,采取大分散、小集中、一县一品的集约化转移方式,通过产业链来弥补区位劣势,同时实行更优惠的产业转移支持机制。

将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就业优势

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是催生就业岗位的土壤。“已公布的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项目占了近40%。如何更好将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是民族地区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业的重要选择。”会上,潘鲁生委员建议整合手工艺产业链条,以产业发展打牢就业基础。

弱、小、散的传统手工艺必须进一步产业化、市场化,才能带动广泛就业。潘鲁生建议以政策推动民族手工艺企业携手合作,并推动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民族手工艺产业联盟,促进跨界整合,引入专业化运作团队及社会资本,打造全产业链的运作模式,并通过文旅融合拓展就业渠道。

提到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很容易想到遍布大江南北的“中华第一面”——拉面。正是靠着一碗小小的拉面,西北不少群众才跳出“农门”、跨进“城门”。会上,刘同德委员说,“‘小拉面’ 是可以实现一业带百业的‘大产业’,应以拉面产业为龙头统筹上下游,支持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加大龙头企业和品牌建设扶持力度,建立覆盖全国的集种养、加工、配送、连锁经营为一体的拉面产业体系。”

甘肃、青海两省群众已在境外开设拉面店500多家,刘同德认为应把拉面作为“一带一路”民间外交的重要内容,做好推介搭桥、签证办理、语言培训、餐料出境等服务,让这碗友谊面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让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

民族地区就业难,还难在大学生的就业。

会上,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刘新乐委员列出这样一组数据:全区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134380人,初次就业率为68.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其中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53.77%,又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刘新乐分析认为,民族语言授课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牧区,普通话表达能力差,专业选择局限性大,而且就业区域相对集中、去向分布相对固定。他建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普通话表达能力和通用技能,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在各学龄阶段全覆盖。

西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和内蒙古有相似的烦恼。来自西藏的阿沛·晋源委员说,应进一步优化政府部门的协同机制,做好帮扶就业政策解读、宣传工作。高校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培育,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素养。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既做好“强信心”的思想引领工作,又做好“暖人心”的就业服务工作,引导毕业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

在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更为现实的选择,会上,孟宪明委员建议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他说,社会上“白领”、“蓝领”标签观念依然严重,部分欠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主要倾向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考,参加各类企业招聘和实训的积极性不高。孟宪明建议提升职教人员的社会认同,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职业教育和产业化人才的培养融为一体,一方面职业教育学校认真开展相关专业课程教育,另一方面企业提供培训、实习所需软、硬件条件,让学生在企业里进行“真枪实弹”的技能培训,从而更快走向社会。

会上,委员和专家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积极回应,大家一致认为,推进民族地区多渠道就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全国政协还将持续建言,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