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运河繁忙的运输景象
临清清代粮仓
我是大运河岸边长大的山东汉子。四十四年前的夏天,当我走出大学校门,重新回到大运河城市—山东德州市的时候,正赶上黄河以北的运河河道断流。作为漕运码头城市的德州,像个失血的病人,立即显现出了漕运停止后的沉寂与无奈。最先感受这种危机的,当然是以运河为谋生手段的码头职工。尤其是省交通厅与德州地方政府联合下属的德州运河航运局,近四千名职工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机。作为工会组织的一名工作人员,为了协助领导做好稳定职工情绪的工作,我陪同领导深入航运系统,同航运工人拉家常、交朋友。航运工人对运河的那种感情,让我下意识地感觉到,大运河的断流停航,在这些终日以码头和船只为伴的工人身上,决不仅仅是失去饭碗的那种恐慌,还有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那种对大运河、对运河历史的难以割舍的情分。记得那一天,我们与航运局工会主席老冯谈起运河河道上的纤工们的生活安排问题,十几个纤工凑上前来,围着我们说:要说下岗谋生,我们这帮老家伙还能体谅政府的难处,我们都是几辈子在码头上拉纤的角色,做个小买小卖也能混的下去;伤心的是,好好一条运河,说完就完了,拉了大半辈子纤绳的肩膀,一下子松下来,是一种丧家的感觉啊。我们就愿意天天拉紧肩头的纤绳,与运河一同流淌。后来,省交通厅和德州地方政府协调,将一部分职工调到航运依然十分繁忙的枣庄市台儿庄管理局,一部分做了提前退休。
大运河沿岸保存最为完好的临清明代钞关
清代清政府颁发的临清铸钱局官印
临清铸钱局铸造的银锭
临清贡砖
漕船在临清码头卸粮情景画
沿着运河大堤,我走到了地处鲁西平原的临清。一到这个地方,我立即被这里浓厚的一把抓不透的运河风情吸引住了。这里不仅有着与沧州、德州、济宁、淮安齐名的运河码头,更有着上述地域所罕见的明清两朝中央财政设在临清的运河钞关,而且这座钞关至今仍然保存完好。俱有关史料记载,明朝宣德年间和清朝康雍嘉年间,临清钞关收取的官银,都相当于8个山东省的财政收入,委实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通过这里卸载和转运的粮食,每年都在400万担以上。与繁荣的经济相对应的,还有天南地北的商人和文人的付凑。明代后七子的吟诗唱和、架子鼓和大刀舞的兴盛、京剧与讲唱文学的风靡,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的南北交汇、就连丧葬习俗中,也出现了“铭瓦葬”的模式。许多来自湖广闽赣等地的富商大贾,落籍临清,去世后在墓穴中用灰瓦书之以籍贯姓名,以备后人寻根问祖。
明代来自波斯、沙特等地的穆斯林聚集在临清,在大运河岸边修建的清真寺。
临清狮猫
不仅如此,临清的运河文化,还深深地打上了丝绸之路的烙印。明朝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和传教士利玛窦,都与临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经对临清做过这样的描述:“环墙之 城村甚众,皆大而富丽,工商茂盛……居民皆善战之士,颇务工商,有带羽毛猎物甚饶,凡适于生活之物,悉皆丰富。河中有船舶甚众……所载贵重货物甚多。”。而传教士利玛窦,则更是有着瓜瓞绵绵的说法。他1598年来到中国,经过周折,1600年(明万历十八年)到达临清,为了接近明王室高层,经历了若干艰辛。这段经历,让他对临清生出了许多感慨…长长的丝绸之路,不仅人的联系如此这般,就连宠物,也来凑个热闹,为大运河在历史上曾经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做出永久的证明。这只要看一看临清的狮猫,就会恍然大悟。明朝中叶,随着大批到中国经商的外国商人的涌入,不少梯山航海而来的波斯商人,带着自己宠物“波斯猫”来到临清,经过与鲁西猫的杂交,形成了80多个品种的“临清狮猫”,时至今日,这一物种,仍然是人们的喜爱。
建于明代的鳌头矶是临清码头标志性建筑,至今仍然保留完好。
临清丝质哈达
大运河给临清带来的繁荣,让这片之前主要生产粮食的地域,有了桑蚕种植的习惯,丝绸织造遂成一景。可能许多人都想不到,藏传佛教在日常宗教活动中用作圣洁礼物的哈达,早在明清之际,就是由山东临清所产。在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许先生的时候,他打开珍藏了十几代人流传下来各色哈达,并且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临清哈达渊远流长的经历。明朝初叶,承载着藏传佛教深情厚谊的哈达,最初由天府之国的四川省成都一带生产。到明朝年间,一位姓吴的临清人,用在苏州为丝绸行业打工的机会,学会了丝绸织造和桑树栽培、桑蚕种植的技术,并且带回临清。从此,丝绸织造和桑蚕养殖便成为临清的一大特色。
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临清“宛园”,浓缩了大运河两岸的秀丽风景于一体,深受游客赞美。
这些珍贵的资料,引起了我对运河文化的极大兴趣。于是,利用业余时间,我陆陆续续写作和发表了不少关于大运河的散文。然而,这些短文写得越多,我越觉得应当有一本比较系统的著作,来表达一下大运河的完美,哪怕只是一个局部的完美,才能让我像运河河道上的纤工,用锲而不舍的精神获得一种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感谢国家外文局所属的新星出版社,就在我计划写一本关于大运河的书籍时,突然得知了新星出版社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指示,准备出版一套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的城市传记的丛书。经过著名作家张炜先生的鼓励,我再三思考,临清这个县级城市,虽然地域不大,但是它在历史的丝绸之路上,却曾经起到了运河文化支点的作用;而且南水北调工程在山东境内贯通之后,临清也是最快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地方。它所展示的运河文化的潜力,充分体现了这个城市具有的运河文化支点的魅力。于是,我初步拟订了《临清—大运河文化的支点》。报了这个选题,很快得到新星出版社的回应,他们认为我的这个选题,不仅具有开掘临清运河文化的历史意义,更能昭示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巨大潜力。为了掌握写作的第一手资料,我从2018年春天到2019年春天完稿,先后五次到临清进行考察。走进那水畔弯曲的街巷,砖墙上的青砖上,依旧存留着明代那些窑工的名字。它告诉我们,早在明朝,临清就是著名的砖瓦产地,这些砖瓦,不仅修建了美丽的故乡临清,使它成为拥有100多条巷子的城市,而且在修建北京城的城墙和紫禁城的过程中,也大量的调用了临清的砖瓦等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通过运河船运,直接运达通州的运河码头。按照当时为宫廷工程建设服务的要求,每一块砖瓦都要留下窑工和工头的姓名,这些砖便都有了烧制者的戳印。书写这些细节,让我的心情变得格外凝重。仿佛自己也走进了几百年前那些窑工们的中间,与他们一起和泥、脱坯、烧制。当我把30多万字的书稿交到出版社的时候,我冷静地回忆自己的写作过程,愈加深神地感觉到了大运河文化的厚重与深远。尽管我的书写只是整个大运河航道上的一个局部,但是我相信,只要能在挖掘运河文化的过程中投一光辉,总会有沉淀的金子熠熠生辉。感谢中国网开展的讲好大运河故事的活动,把自己写作《临清传》的经历写一写,算是对讲好大运河故事活动的参与,也是从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对运河文化加深认识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