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委员、专家建言补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短板
“不戴口罩,好比在病毒中裸奔。”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流行起来的这句话,伴随着秋冬传染病高发季的到来,再次升温。记者注意到,在20日下午北京市举办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9场新闻发布会上,“口罩”一词就被反复提及了近20次。
一头连着公共卫生,一头连着个人防护。这是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一枚被推上C位的小口罩彰显的“大担当”,也是我国防控疫情众多举措的一个缩影。
那么,新常态下应如何科学应对疫情?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近日主办的“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主题座谈会上,与会的委员、专家给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
整体谋划,应对疫情防控新常态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5月24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在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市卫计委党委书记方来英看来,在国内疫情零星反弹的当下,尤其需要从整体谋划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来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因为,传染病不会局限于一地。因此,健全公共卫生体系首先应该坚持整体谋划,特别是不能遗漏基层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建设。同时,还要高度关注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传染病监测网的建设,压缩传输环节,避免传输信息失真和漏报,真正实现直报系统对传染病预防监测的‘吹哨’作用。”方来英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公共卫生中心主任董小平,对方来英的建议很是认同。他也强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要做好战略研究。
“比如说,做好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证国家生物安全,这就必须有‘国之重器’。‘国之重器’应该是战略性的,不能今天重视了,装一装实验室,建一个中心,过几年忘了,就不重视了。”董小平说。
“重视公共卫生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座谈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进一步表示,目前我国抗疫确实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但胜利是险胜,现在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进行抗疫经验总结。他认为,要应对疫情防控新常态,实现公共卫生的大发展,首先需要从战略上重新认识公共卫生,要梳理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历史,摸清国内外差距,加强医院与疾控系统建设,全方位提升国内公共卫生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关口前移,不让小疫酿成大灾
座谈会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还现场跟大家算了一笔经济账———在美国,核酸检测人数已达到全美人口的66%,若我国66%的老百姓每人做一次核酸检测,将花掉1200亿元。这,相当于10亿中国人全年的医保费用。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另一方面也要节约费用,提高效率。比如在肿瘤方面,我国预防和医疗花费比例为1∶9,可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如果肿瘤预防到位,医疗花费将大大减少。同样的道理,在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摸索防疫规律的同时,也要注意精准预防。”赵平建议。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在国务院参事、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看来,要算好疫情防控的经济账,关口前移是关键抓手。
“因为,人类很难大大降低新发传染病的发病率,但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更加灵敏的监测和预警上面。也就是说,‘新敌人’一旦出现,预警系统可以及时、迅速发现,不让小疫酿成大灾,这是公共卫生新投入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把关口前移真正做好,不能单纯依赖疾控体系,而应该重点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行之有效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特别是要建立智慧化的、多点触发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刘远立强调,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这就需要科技创新。比如,疫情防控过程中应用的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健康码等工具,都展现了科技抗疫的力量。这些数据和力量的整合,最后才能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则认为,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还需从环境气象、中医、流行病学等多学科入手,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在传染病预防和救治能力建设方面,应强化基础研究,着眼平战结合,建立技术储备,提升相关医疗设施设备配置水平,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下基础。
加强教育,提升居民应对传染病和慢性病的能力
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也是落实关口前移策略的抓手。战疫过程中,大众戴口罩的意识提高,也反映出居民健康素养在逐步提升。
“但总体而言,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然较为低下。而健康素养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涵。”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区委会主委戴秀英表示,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对传染病和慢性病的有效防控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针对已成为当前健康中国行动最紧迫重大公共卫生任务的慢病防控,意义更为重大。
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关注多年的话题。他建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加大健康教育占比,分阶段、分年级、有层次地将疾病防治知识增加到课程中,以阻断健康知识贫乏的代际传递。
“这次疫情,迫使我们加强了对残障儿童的健康教育,孩子们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培养得到了提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建议,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巩固孩子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发挥社区宣传的带动作用,更好将卫生健康课程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当中,
从小提升孩子健康意识和能力。
优势互补,构建中西医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
“疫情防控期间,我通过互联网平台治好了100多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其中30多例重症,没有一例死亡。这正是中医有效防治疫病的优势体现。”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坦陈,中西医结合是此次抗疫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大亮点,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制与体制机制建设薄弱,中医药防治疫病的机构与人才队伍建设薄弱,以及中医药预防与治疗结合的优势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对此,曹洪欣建议,尽快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中医药防治疫病机制与队伍建设,充实中医药应急专业人才基础;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与发掘,传承利用中医药内服、外用等防治疫病方法;全面加强面向基层的中医医疗机构与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平台建设。
对于中医药抗疫的优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徐凤芹也深有体会。她也呼吁,从立法层面,建立完善中医药参与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和机制。
“比如,应加快立法,明确将中医纳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治体系;明确中西医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共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建立成熟的应急管理机制和组织构架,在中医系统内部完成独立的应急医疗队储备和疫病防治人员储备。此外,还应提升相应学科建设,注重加强疫病学科队伍和防治能力建设,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徐凤芹最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