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政协创新发展纪实 协商往深度走 发力向实处做

发布时间: 2020-12-21 09:0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江迪 张恺 司婷宜 葛勇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回望九年来如东政协的履职历程,我深切地感受到,新的时代,新的使命,迫切要求地方政协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作为政协主席,必须保持一种勇于改革的担当精神,敢于开拓思路,善于激发动能,努力建设品质政协、创新政协、亲和政协、睿智政协。”

———如东政协主席陈建华

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政协始终坚持因时而进、顺势而为,紧紧依靠省市政协的精心指导和中共如东县委坚强领导,以全新的思路理念、全新的探索实践、全新的精神风貌、全新的担当作为,推动政协工作双向发力、创新发展,在“建设‘强富美高’新如东”的征程中,如东政协一路开拓前行,干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样子。

一路走来,有一面旗帜,始终飘扬

2018年,如东政协作为全国6家县(市)区政协代表之一,出席全国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作了题为《坚持党建引领提高履职水平》的交流发言。

在寻求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的道路上,高高飘扬的党旗,始终指引着方向、凝聚着力量、鼓舞着士气。从政协党组、到机关党组织,再到党员委员,初心在党旗下彰显,力量在党旗下凝聚,政协履职逐步呈现往深做、朝实干、向前推的良好势头。

高规格引领“双向发力”。十八大以来,如东县委进一步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县民主政治建设工作大局,信任政协、尊重政协、理解政协、支持政协。2015年起,如东连续六年以党委、政府、政协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年度协商计划》,形成了议题共同确立、计划共同制定、人员共同参与、实施共同推进的协商新格局;同时,不断完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联系政协制度,如东政协履职环境进入历史最好时期。如东政协主动作为,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运用政协思维和话语方式,在建言资政中不断拓展凝聚共识的深度,在凝聚共识中不断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使“双向发力”成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正能量”、增强民生幸福感的“助化剂”。

全方位筑牢“红色堡垒”。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注重政治引领、组织保障,持续深化党建工作“三联系”“两覆盖”制度,在全省较早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和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组建政协机关党组,成立6个专委会(界别)党支部,并在全会或集体调研、集中学习培训等重大活动期间设立临时党组织。近三年,累计遴选300多名骨干委员和机关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

多维度丰富“融合党建”。实施政协党建“同心圆工程”,以融合理念策划推进“党建+”经济发展、民生关切、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等系列行动。在谋划环节,如东政协把从严治党的任务要求分解体现到党组工作要点、政协常委会报告、重点协商计划之中;在执行环节,将党员委员与非党员委员“结对挂钩”;在评估环节,实行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联述联评联考,推进双向影响,党建引领落实到了政协履职全方位。

大力度抓好“关键少数”。建立党员常委履职建言点评制度,切实发挥党员常委在提高建言质量上的带头示范作用。坚持按季度开展“党员政治生日”集体谈话,引导和激励党员委员在政协框架之下,时刻不忘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推介江苏时代楷模“爱心妈妈”、江苏电力如东共产党员服务队等党员委员所在单位的先锋模范典型,带动全县各行各业政协委员传播文明、崇德向善。

一路走来,有一杆路标,始终导向

近年来,如东政协始终坚持站位全县发展大局思考政协工作,瞄准目标去,跟着问题走,集中力量助推工作压力大、社会反映多的重要事项,用好政协话语权。

如东政协履职的每一步,都踏在了中心大局的鼓点之上。从助力委员企业转型升级、共克时艰,到助推生态文明共识共治、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从聚焦开发园区改革创新发展,到深度调研乡村振兴、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从协商形成做靓“绿色能源新城”特色名片“一号建议案”,到为如东政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地标产品产业等发展找寻路径,始终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行动,真正做到了谋而有道、谋而有策、谋而有效。其间,不乏一个又一个亮点——

转型提升“我先行”。如东政协充分发挥企业家委员在助推高质量发展中的力量,持续深入开展“转型促发展,升级我先行”系列活动。以12家具有上市计划和条件的委员企业为主抓手,访企业、进机关,深入了解企业上市“瓶颈”,组织县级机关的相关委员现场咨询服务,在操作层面助推问题解决。主动邀请知名专家和企业家作“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展望”培训讲座。组织外出学习政府推动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和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形成报告,供县委、县政府领导参阅,促进了委员企业爱朋医疗、新农股份成功上市。

动能转换“我力行”。如东政协将“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做靓‘绿色能源之城’特色名片”作为全会界别专题建言献策的第一课题,围绕LNG能源岛、风电产业链、光伏发电等方面实地调研,协商形成《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做靓“绿色能源之城”特色名片》建议案,并列为2019年“一号建议案”,由县委书记亲自领办。如今,绿色能源产业已成为如东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并成为如东争当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强劲新动能。

抗击疫情“我同行”。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东政协闻令而动。策划开展“优服务、防疫情、促发展”,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题活动,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凝聚起了共识与合力。主席会议成员身先士卒,深入一线督导防控工作。政协机关干部下沉到无物业小区,排查值守,把牢社区防疫关口,配合做好全市加强学校复学疫情防控工作调研。广大委员积极参与联防联控、捐款捐物,在各个领域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后,委员企业第一时间复工复产、复工转产,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供应,特别是医卫界委员始终坚守在抗疫最前沿。

文明创建“我践行”。通过组织开展委员签名、专题视察、精准调研和网上协商,动员机关干部、政协委员,以第一人称、第一责任,广泛引导界别群众和社会各界,全力以赴支持和投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硬件配套到公共设施,从小区环境到道路交通,从路面保洁到餐饮安全,在创文进程中,每周有“恊”进社区文明志愿者服务队的活动,时时有政协委员的关注,处处有政协委员的身影。

一路走来,有一腔情怀,始终温暖

近年来,如东政协在创新发展的履职路上,始终心系群众接地气,民生情怀浓浓,为民温度暖暖。

诸多“第一次”,暖透贫困百姓“心窝”。如东政协持续聚焦“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民生,累计提交培养职业农民、优化医疗资源等56件建议案,多条建议被党委政府采纳。第一次在政协全会上提出“一号建议案”,助力帮扶“孤残病老”特困群体政策举措落实;第一次对全县少数民族家庭开展拉网式调查,建立困难户同奔小康助力机制;建立全省第一个政协委员慈善基金——扶老助残爱心基金;第一次组队奔赴新疆呼图壁县慰问1959年如东籍支边人员……这诸多“第一”,正是情系民生、履职为民的生动体现。

诸多“新药方”,暖透特殊群体“心房”。如东政协持续关注“因病因残返贫”问题,围绕“贫困群体就医减支减负”课题,探索商业保险、政策性保险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渠道,为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开出了可持续、可复制的保险兜底扶贫“新药方”。持续8年关注如东老龄化问题,2020年,围绕“提高医养融合水平,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进行专题协商,就“推行长期照护保险”开展视察调研,助力养老服务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聚焦医保、医疗联动课题,深入一线、问计于民,形成《关于推进医保、医疗联动,破解医改瓶颈的调研报告》,助推“双医”联动发展,提升老百姓就医就保满意度、获得感。

诸多“细微处”,暖透居民“心田”。如东政协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小事、简单事、平凡事入手,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民生困局。如东政协聚焦食品安全管理短板,准确把握党政需求点和群众聚焦点,确定“农业投入品溯源、农产品和水产品检测公示、近海水环境监测”为三个重点调研课题,同步成立三个课题组,前后历经四个多月21次的调研考察和反复协商,最终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批示,一批多年来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连续两年跟踪督办《关于尽快使居民使用上LNG的提案》,如东政协组织三十多名委员,进社区、入户头,听取群众意见,并多次召开协调座谈会,督查办理进度与质量,详细测绘管道天然气分布路线,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今年有望实现县城管道燃气全覆盖的建设目标。

一路走来,有一方舞台,始终精彩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自2019年以来,如东政协以协商议事室建设为抓手,着力探索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衔接、引导、示范、推动基层协商的新路子,围绕打造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创造出一批具有原创性代表性的亮点举措。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如东县洋口镇洋口村调研时,专门听取“有事好商量”工作情况汇报,并予以充分肯定;

如东作为全国五家、江苏唯一县级政协,参与全国政协“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课题协同研究;

《人民政协报》以《“这是书记们必须要干的活儿”》为题,在头版刊发长篇通讯,深度报道如东“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

《如东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工作指南》,申报为全国团体标准;

……

对于如东“政协人”来说,每一方协商议事的平台,都是他们呈现精彩的舞台。

在这方舞台上,留下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足迹。在分门别类、扎实推进协商议事室建设“有形覆盖”的同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协商议事无缝嵌入党委、政府工作,确保“有效覆盖”。一年中,累计开展960多场次协商议事活动,近5万人次参与协商,近千条协商议事成果得到转化落实。镇村层面,基层治理的方式更加生动。全县16个镇区、246个村居协商议事室,全年累计为百姓解难千余例。界别层面,双向发力的空间更加广阔。全县14个政协界别全面建成协商议事平台,并纳入正常履职环节;各界别通过协商议事挖掘线索,10件集体提案被遴选为重点提案。企业层面,共克时艰的合力更加“强劲”。20家企业建成协商议事室,累计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6场次,民主协商文化走进企业,有效激活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这方舞台上,刻下了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轨迹。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各种堵点“山重水复”,如东政协坚持攻坚克难,不断走向“柳暗花明”。打造协商议事骨干委员、新时代乡贤和参政议政特邀人士“三支队伍”,同步完善委员结构优化、职务委员进出、委员编组履职“三项机制”,拉长了协商力量不足的现实短板。积极推进“五共建”“六融合”,村(居)“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与党群议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及村(居)民自治等社会治理形式有机融合,形成了“设施共建、场所共用、队伍共管、活动共推、成果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五共建”“六融合”已从初始阶段的简单组合、物理叠加,发展为互促共赢、无痕融入,从而有效化解了基层村居应对繁杂事务的现实难题。

在这方舞台上,烙下了从“应时应景”到“常态长效”的印迹。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基层协商格局,在江苏省较早提请县委出台《关于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工作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探索形成县级协调机制、政协督导机制、镇区推进机制和村居协商机制,并创新实施“规范性协商+随机性协商”机制。政协内部各项工作,全部与推进“有事好商量”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充分体现了“市县政协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商”的本质要求。着力强化“督导考评”,通过挂钩联系、蹲点督查,村(社区)“有事好商量”向实处转、往深处做,并向界别、企业全面延伸。

一路走来,有一种思维,始终贯穿

思路一变天地宽。回望如东政协的履职历程,“创新思维”一直贯穿始终,成为推进如东政协工作提质增效的不变基因、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令政协工作“影响力”更广。近年来,如东政协,在履职抓手、履职方式、履职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以“评议”为民主监督抓手,以“环境”为工作切入的串联线,涉及了县域金融环境、审批服务环境、社会保险环境、城乡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环境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如东的民主评议,从对单个部门工作评价,到对一个领域、一个系统的工作评议;从主要评议工作作风,到对整体工作的助推;从关门搞评议,到开门搞监督;从单一评议主体,到多元双向的评议模式,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影响力在持续创新中有效提升。

创新,令政协队伍“战斗力”更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处于“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按照树牢“一线”意识、保持“一线”状态、展示“一线”气象的要求,如东政协党组多次研究破解基础工作、人员力量“两个薄弱”问题,紧紧依靠县委领导,从细化完善委员联络分组,到成立政协基层工作委员会,持续加强委员联络服务,创新委员活动方式,完善委员考核体系。早在2016年,如东就将镇(区、街道)的党委副书记、统战委员作为职务政协委员进行制度安排,2020年在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再次予以明确。同时,畅通委员常态化“进出”渠道,先后在届中调整、增补委员282名,委员的代表性、结构性、界别性实现动态优化。

创新,令政协机关“组织力”更优。创新破解政协机构设置、工作经费、办公场所等问题。比如,设置委员工作委员会,协商增加领导职数,创新专职常委工作安排,改变政协机关干部任用模式,解决“一人委”等老大难问题等。创新推进机关工作流程再造。比如:把重点提案督办纳入所有委室重点工作,改进提案审查模式,强化参与做题、增加协商频次、完善问办问效;高度重视重点提案督办的示范带动作用,对重点提案及跨年度跟踪续办提案开展“公开问办、公众问效”系列活动,已成为在江苏省政协系统体现如东政协工作特色的标志性活动。如东政协机关也连续九年被评为“人民满意机关”。

在推动政协工作双向发力、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如东政协交出了一张张优异答卷。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期待,如东政协将以全新的姿态,铿锵的脚步,走得更好、走得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