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委员:韧性城市——让百姓生活更安全更舒心

发布时间: 2020-11-26 09:50:5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其中,“韧性城市”作为一个亮点,引起了不少关注。

“韧性城市”的说法,在20世纪末被引入中国,并被国内的建筑行业吸收为新理念。“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可称之为抵御、适应能力;二是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可称之为恢复能力。简单讲,就是城市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每一个人,对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也是一次考验。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笔者认为这不仅需要城市具备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治理能力,还需要强调“韧性城市”的建设理念,提高城市面对风险的快速应对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因此,适时将建设“韧性城市”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体现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追求。

犹记“5·12”汶川地震后的下午,街道上站满了人,到了晚间,许多人拿着卧具,却难以在大街上找到一席之地。相比12年前,当今城市里的建筑更高了、密度更大了,要想把竖向空间里的人都放在地面上,难度就更大了。而且,疫情和地震这两类灾害的防控措施恰恰是相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要求人们待在家里,人员不能聚集;而大地震发生后,人们都不会待在家里,会疏散到室外,这将必然导致聚集。假设疫情遇上了地震,我们如何是好?

事实上,不仅仅是疫情遇上地震,也可能其他灾难同时发生,例如地震+火灾、地震+风灾等等,该怎么办?所以,在城市面对多灾并发时,如何进行及时有效应对,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是城市设计、房屋设计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目前,尽管对“韧性城市”内涵的界定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韧性城市”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国内,“韧性城市”尚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加快步伐,尽快将韧性要素体现在城市建设中,让我们的城市在遭遇突发灾害时,适应能力更强,恢复能力也更强,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全、舒心。

当然,建设“韧性城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从政策制度、工程技术、社会管理、文化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政策制度方面,要加强“韧性城市”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韧性城市”基本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和相关建设管理及技术标准,做好“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在灾害发生时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和基本生活保障,降低灾害损失,帮助居民灾后快速恢复。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工程技术方面,要将“韧性城市”思维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的全过程。将防灾目标和指标分解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中,在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防灾规划。在传统建筑设计中,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的预见性;在防灾方面,从建筑抗震、抗洪、抗风的传统设计思维方式向适应性、可恢复性设计思维转变,尽可能减轻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伤。此外,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

社会管理方面,要提高政府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要从单一风险应急管理模式向多领域、跨学科、多部门协作的应急工作模式转变,最大限度调动各类资源,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效率。

文化观念方面,要通过组织应急救灾演练、加强媒体宣传等途径,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要关注公众面对灾害的情绪反应和灾后的精神恢复,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缩短不良情绪的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