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比活动层出不穷 是时候降降温了

发布时间: 2020-11-16 09:3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潘铎印 | 责任编辑: 江虹霖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严控评比政策落地,基层各种达标表彰评比活动已明显减少。不过,目前,各种网络评比活动依然不少,有的地方甚至通过各种形式要求基层公务员参与,还发通知要求投票、点赞。一些企业也屡屡收到通知,要求赞助、参加并不情愿的评比排名,苦不堪言。

借助群众的双手来票选出满意度高、实打实的典型人物和事迹,确实有助于权威部门了解社情民意,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发挥正向激励作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各式各样的网络评比活动层出不穷,让不少评比变味走形,甚至沦为夹带“私货”的噱头。此外,投票中的随意敷衍和裙带关系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直接花钱买“最佳”,致使看似实打实的数字注水严重,投票结果毫无公平可言。

评比表彰原本是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励担当、鼓舞士气的有效手段。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先进人物也未尝不可,但打着“最美”“最好”旗号的网络评比活动,评选出来的获奖对象与“美”和“好”几乎不沾边,决定“美”与“好”的往往是看谁的人脉广、拉票多,有些甚至是花钱请职业投票机构刷出来的高排名,这不仅加重了基层干部和企业的负担,滋生了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还严重损害一些地方政府的形象。

网络评比的本质,是把更多评判权和表决器交给基层干部和广大百姓群众,本意是让网络评选充满公平性、公正性、客观性、代表性、透明性以及广泛性。毋庸置疑,网络评选让民意被“代表”,实质还是扭曲政绩观滋生的错误导向,是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好大喜功的“面子主义”政绩观,也折射出权力的任性和随意,造成评选评优沦为人气和流量比拼的庸俗行径,忽视了评选对象本身具备的宗旨理念、服务情怀、干事实绩以及群众口碑等综合素养,评选结果难以起到鞭策和激励勇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工作风气。

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真正的政绩,不是依靠发动大家投票刷出来的,而是靠切切实实地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得来的。各地政府和部门要摒弃对网络评选的热衷,回归干事创业的初心,如此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让成绩经得起老百姓的口碑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