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浦东,持续的惊喜

发布时间: 2020-11-13 09:09:5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崔吕萍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浦东,持续的惊喜——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

浦东,一个写满了光荣的名字。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的内心激动不已。

1997年8月,屠光绍出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上任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将上交所从浦西搬到浦东。“那年12月,我们在浦东的新交易所大楼庆祝上交所成立7周年。当时,我莫名地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浦东这片土地,能够带给上海乃至中国的,或许是持续的惊喜。”时隔23年,屠光绍再次谈起浦东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依旧难掩兴奋。

结缘:浦东的一些重要发展节点我参与过

记者:能否谈谈您与上海的结缘故事?

屠光绍:我与浦东的开发开放很有缘分。1997年,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把上交所从浦西搬到浦东,当时我就认为这次“迁徙”意义非常,因为上交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市场,它落户浦东,等于是明确了浦东开发开放高地这一独特定位。此后几年中,我工作的地点一直在浦东。2007年底,我从证监会调到上海市政府工作,分管金融财税工作,再次与浦东的建设发展、改革深化、创新开放密切相关。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19号文,以国家文件形式正式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行指导,明确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说,这个文件与浦东密切相关,因为浦东作为改革创新高地,金融是它发展的重头戏,文件中的很多任务要以浦东深化改革、对外开放、金融创新来支撑。比如,很多国家要素金融市场,如上交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人民银行外汇交易中心等基础设施都在浦东。此外,浦东也是重要金融机构集聚的承载基地。

2012年,上海在全国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是国家税制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税制的改革,核心任务是优化税收体制,减少重复征税,促进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浦东作为服务经济的重要集聚地,在推进这一制度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我直接参与了这一过程,体会很深。

2013年,上海开始建设自贸区,自贸区建设就是在浦东28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率先推进的,我也直接参与了自贸区建设的全过程。自贸区的核心是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政府自身改革,清单之外的事项,市场可以自主决策,这有效释放了市场的活力,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政府从过去的事前审批调整为事中事后行为监管,这一退一进,也促使政府职能进行一系列调整,浦东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大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在上海和全国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使命:优化自身定位,服务大循环、双循环

记者:对于浦东的明天,您有哪些期许和建议?

屠光绍:进入新发展格局,上海特别是浦东要继续走在前列,我们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好好谋划,进一步发挥浦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和排头兵的作用。从专业学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双循环这一大背景下,我觉得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谈一谈。

所谓一,就是浦东有一大任务,即服务上海城市功能能级的提升。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承担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的任务。从目前来看,这些建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要提升功能,我们现在不仅要规模、体量大,更要提高效率质量和全球竞争力。而对于上海这五大中心,浦东都承担着重要的承载任务。通过浦东的引领,使上海城市功能能级不断提升。

所谓二,就是引领两大定位:上海应当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也应当成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在这个过程中浦东要发挥引领作用。

所谓三,就是浦东发展要依靠三大动力。第一是深化改革,核心是围绕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浦东深化改革要集中在要素市场改革上,要让各种要素更高效率地配置;第二是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有更深层次的开放、要有更宽的领域、要有更大力度。浦东有个临港新片区,这里要更高水平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第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所谓四,就是发挥四大功能,即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这是上海的任务,浦东在这四大功能的建立和提升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所谓五,就是发展五大经济形态,即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数字型经济。发展这五大经济形态,浦东都要发挥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