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内生性演化”中的“德”

发布时间: 2020-11-04 09:0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冯晨 | 责任编辑: 李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内生性演化”,一方面强调历史传承,一方面强调社会实践,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国家治理体系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治理的传统中,“德”与政的关系最为紧密,“德”的含义也随着天人关系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天人关系有一个由外在合一趋向内在合一的历史过程,为政之德也由执政者对百姓的态度转化为人人具有的自我天性。在此过程中,天下百姓由受天护佑逐步转化为自我做主,成为“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人。

在我国文化传统中,百姓不仅是一个邦国的基础,也是国家的资源和福禄。因此,民本思想一直是我国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尚书·五子之歌》道:“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这一思想的还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等。如上所述,民本思想源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深层观念。在这一观念下,“民”并非某一王侯的子民。所以,《荀子·大略》有云:“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既然“民惟邦本”,那么执政者应该如何对待天下百姓?《周易·咸卦》中其彖辞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象辞说:“君子以虚受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执政者应该心怀天下,和百姓心心相通,要虚怀若谷,不能唯我独尊、刚愎自用。执政者还应根据百姓需要制定相应政治措施以利于百姓生活。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为礼乐制度等外在的规范,还体现为仁义道德的内在要求。因此,古代“仁者”所表现的道德需要以仁心感通世间万物,理解百姓疾苦。

《孟子·尽心上》中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主张,圣人或者君子应该把对亲人的爱扩展到天下,施及百姓直到世间万物。这种爱不仅是人间大爱,也是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的爱。如何实施这种爱?《尚书·大禹谟》中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如何养?孔子教弟子为政时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也就是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同时孔子主张“富而后教”“富而后礼”,意在强调为政首先要因势利导,努力满足百姓的物质生活需要,然后提升百姓的思想道德水平。由此看,“德”是古代国家治理的观念基础和实践的出发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体系。让传统执政理念在当今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发挥作用,需要对传统道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事实上,传统中的“天”作为形式具有至上性,但是其内容则是当时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换言之,天理就是人间公理,天道即人间正道。天的内涵即人文内涵、天人关系,实际上是“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但是,能够体现天的作用的人文价值必然具有高度的普遍性和认同性,并且还具有引领社会的强大作用和历史传承的恒久价值。符合这个条件的当属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构成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主体。因此,民族精神和人们的价值追求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张力,在这种张力下,个体人生需要融入社会核心价值,才能成就其人生意义。同时在这种张力下,个体之“德”所体现的是社会普遍价值,呈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因此,此“德”所涵盖的内容除了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之外,还包括爱国爱民敬业守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些对于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需要接续传统,发扬传统中“德”的文化精神,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