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企业家成了乡下“农创客”

发布时间: 2020-10-21 10:10:3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韩冬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城市企业家成了乡下“农创客”——四川泸州民建会员获聘“特聘村主任”助力乡村振兴记

10月15日,记者走进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护家乡天堂村。一盏盏路灯将乡村夜空照得透彻明亮,村童的笑闹声和大叔大妈们的广场舞音乐,让整座山村生机勃勃。往日荒僻小乡村,今朝“亮丽”新气象,天堂村缘何发生如此改变?村民龙仕荣一语道破:“都是村里‘特聘村主任’的‘牵线搭桥’,把我们的幸福生活都给点亮咯。”

今年年初,为解决乡村振兴人才不足、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不畅、集体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等问题,泸州市委组织部积极探索选聘优秀的企业家、社会贤达为“特聘村主任”,泸州民建会员企业家们积极响应。

今年5月初,来自民建泸州市江阳区基层委员会的马芝良翻山越岭来到天堂村,上任的“第一把火”便是把天堂村的夜空点亮。

“天堂村有着一定的地理优势,但一直没有村集体经济产业。”首战告捷后,具有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的马芝良又把目光投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多次调研与村两委商量,马芝良快速厘清发展思路:利用现代科技对回收的废旧金属进行再利用。另外,村里的一口古井,也被马芝良“盯”上了:他准备再成立一个饮用水开发公司。据估计,两个公司创办成功后,可为村里解决用工100余人。

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特聘村主任”、民建纳溪区基层委员会会员赵建平来到皂角村后曾许下诺言:“要用自己的创业资源帮助家乡群众,让乡亲们生活得更好。”

他主动和村委会座谈,和大家一起明确了新的发展思路:以“村集体组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几个月来,皂角村打造了200亩高标准农田;成立了生态农业公司,发展红米水稻种植、稻田养鱼;引导村民兴办“餐饮+休闲娱乐”的农家乐……

农业兴旺,既富了村集体,也富了农民群众。目前,皂角村每亩农田年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再加上兴办农家乐后的餐、娱、购等收益,农户收入还能大幅增加。”赵建平掰着手指头算起了村民收入账,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有着泸州建工集团董事、泸州市建筑业协会秘书长、泸州城乡建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等多个头衔的民建会员张勇,一直关心关注着扶贫事业和新农村建设及振兴发展。今年年初,张勇自告奋勇回了家乡———泸县云锦镇冯石村。

冯石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去年在各方努力下实现了整村脱贫。但张勇深知,如果只是单纯的农业生产,没有后续的产业支撑,仅靠上级党委、政府和外界的扶助,老百姓仍然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靠着自己在建筑业方面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张勇决定在冯石村大力发展建筑劳务产业,并把培训课堂搬到农民家门口,零距离、免费为村民培训建筑劳务专业知识,让大家习得一技之长,帮助其从“体能型”向“技术型”工人转变,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同时,他还联合村集体组织组建建筑劳务公司,引导、扶持培训合格、且有创业热情的学员参与建筑劳务公司的组建和管理。通过劳务输出,带动更多就业,让村民实现持续增收,村集体收入稳定增长。

自开展选聘乡村振兴“特聘村主任”试点工作以来,一群城市里善经营的企业家,成了乡下“农创客”;一批懂技术的管理者,成了坝坝头的“田秀才”,他们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创业创新,大有作为,焕发出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