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新时代中国画的“时代之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举办“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专题座谈会

发布时间: 2020-10-19 09:20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李晶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专题座谈会现场

“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专题座谈会现场

9月24日上午、25日上午,全国政协书画室召开“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专题座谈会,议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文艺思想指导人民政协书画事业的发展,从政协角度研讨“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本期学术周刊承接文化周刊10月12日9版报道,继续采访整理与会委员与专家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委员发言·专家观点(之二)

建立科学的中国画批评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怎样把中国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提炼、展示出来,是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从古至今,大师层出不穷,那么我们今天的大师在哪里?当我们在经济、制度等方面为世界作出贡献的时候,我们文化的贡献在哪里?怎样运用组织的力量、国家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来产生经典作品?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与琢磨的问题。还有中国画的评价标准问题。我们不能用西方标准剪裁艺术创作,也不能用商业标准引导艺术创作,而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科学标准的提出是很重要的事情。过去常说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是车的两轮、鸟的两翼,现在文艺批评不仅要引导创作、推出精品,还要提升审美、引领风尚。可以看出,文艺批评不仅与作家、艺术家有关系,还跟整个社会有关系。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当评论家,都可以在网上发声,这时我们需要有引领主流价值观的评论出现,不仅对文艺创作有作用,对社会审美的提升也有作用。这些都需要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中国画的“变”与“不变”

全国政协常委、书画室副主任、国家民族画院院长王林旭:讲到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创新,存在一个“变”与“不变”的问题。变与不变不是片面割裂的,而是一体共存的。改革、创新,就是对传统的伸展;保护、积累,就是对传统的继承。从事文化艺术事业,既要有革故鼎新、大胆探索的艺术精神和勇气,也要有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和传统的文化自信。这就要“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文艺工作者如果没有很好把握这一点,那么不是故步自封而不求发展,就是花样换尽却不得其法,只是盲目在世界林立的艺术高峰的夹缝中乱闯,终无登上顶峰、拨云见日之时。因此,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不是把既有成果当成理想的标准,而是追求创造的无限;立足于脚下厚实的文化传统,着眼未来的超越。对于当代文艺工作者而言,就是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伟大成就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新灵感,反映新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新时代的精神图谱,创作精品力作,登顶艺术高峰,让中国人民群体精神闪光的精神洪流走向世界。

锤炼中国画的基本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中国画基本功的锤炼,就是对其共性规律的把握,这直接牵扯到作品的生命。质量是作品的生命,这属于艺术本体范畴。比如造型问题,新时代中国画造型应该站在中国画传统造型与西方绘画造型基础上,并高于传统造型、高于西方造型,这是有规律可循的。再如色彩问题,新时代中国画色彩理论体系,应该在继承中国画传统色彩技法基础上,吸收西方已形成的科学的色彩理论体系精华,形成新的色彩理论。还有笔墨问题,笔墨的基础是书法,并涉及文学修养、哲学思维等,都有规律可言。这都需要批评家或理论家在把握共性规律基础上,梳理成完整的中国画理论体系,以指导新时代中国画的健康发展。否则,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中国画创作要有家国情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中国画创作属个体劳动,每幅作品应该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作品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是决定画家格局大小、区分大家和小家的标准。跳出自我,跳出身边的小小悲欢,心怀敬畏,以真情真感来表达民声,是当代中国画家提高绘画水准的前提。每个时代的优秀中国画家的作品都表达了时代的心声,蕴含着家国情怀。如汉唐艺术,宋代的山水以及苏东坡、欧阳修等人的艺术作品,崇高、伟岸、自信是其精神价值,家国情怀是其作品精神内核,因此他们的作品博大令后人敬畏,体现的正是那个时代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国家的精神力量。徐悲鸿作为中西兼容的一代宗师,他的作品呈现出时代的精神,他的花鸟人物所承载的精神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有的花鸟画作品以小题材开拓大主题,已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这正是艺术家在大情怀之下体现的大格局。前辈大师为我们树立了大我、大境界的榜样,当代中国画家的创作更应关注国家命运,让体现大境界、大格局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国绘画主流,方具中国特色,方显中国气派。

中国画创作应该是开放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成:中国画应该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未来。图像时代正在塑造我们新的视觉感知,来自手机屏幕、电脑、网络游戏、广告、海报等的视觉经验,将成为滋养当代中国画生长的宝贵资源。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优秀视觉创造将为中国画疆域的拓展带来有益启迪。开放的场景为中国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多样的可能。这一切又是以坚守中国画的本质内核———中华文化精神为根本前提的,而事实上,中国画的发展也正是在坚守与开拓的双重节奏中前行的。敞开怀抱的中国画既与世界绘画建立起语言互相借鉴的有效通道,又与世界观众建立起相互读懂的情感连接。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画必将迎来空前广泛的国际传播。如果说油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绘画语言,那么,让中国画成为世界性绘画语言,则是当代中国画家的共同责任与担当。

要处理好中国画与新时代的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如何处理好中国画和新时代的关系,使得中国画真正服务于新时代,这是对中国画古今中西理解之后有关“通变”的问题。李可染先生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中华传统文化是血缘,外来文化是营养,营养是需要的,但不能代替血缘。这是一个艺术家的思考,里面有很深刻的理论支撑。上世纪傅雷先生在探讨绘画尤其是中国画发展问题的时候,他虽然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但没有过度强化中西结合的问题,而是谈到中国画向深处去的问题。这对我个人研究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画本身的价值很有帮助。我觉得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压舱石,是我们引以为自豪和能够有信心的一个核心点。“五四”以来,我们探讨更多的是科学和艺术的问题,今天大家也在谈,有一点我们也许可以换个思路,即科学的基点可能是艺术的,包括爱因斯坦创造了那么好的公式形态,本身就是艺术的。而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中国画这样的艺术形式不一定是那种简单的、逻辑化的科学,但一定触碰了人类内心中相通的、共情的部分,这也是探寻新时代中国画发展所需要重视的。

新时代中国画重“神”也要重“形”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珂:中国绘画讲究移貌取神,把神的表现放在第一位。但中国画是造型的艺术,没有高品质的造型,神的表达是无从谈起的,神依形而显,以形写神是也。尤其是人物画。元代,取消了科举制,文人们没有了通向仕途的路,很多人拿起了画笔,逸笔草草,聊写胸中之意,提升了当时绘画的精神品格。但他们不是画家,没有相应的造型、写形的训练,得意而忘形,使得元以后的几百年里,没有了像《历代帝王图》《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宏篇巨制,不能不说是得意忘形的代价。中国画的核心是以线造型,中国画是靠线与线的叠压表现空间,因此它表现的不仅仅是外轮廓,这就是中国画的高妙之处。另外中国画的底线是笔墨,没有高品质的笔墨,很难有中国画的高品质。

中国画要建立以自身价值为标准的评判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中国画要建立以自身价值为标准的评判体系。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碰撞、观念交汇、社会变革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正在悄然崛起。中国画如何塑造中国形象、体现中国精神,这需要发挥艺术批评的作用。面对西方艺术的涌入,我们需要分析来龙去脉,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面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以及外来艺术的比照,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无论是中国画走向世界,还是让世界来认识中国画,都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审美框架和价值标准。只有建立以自身文化为参照的审美价值评判体系,才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具有中国立场、具有中国价值观的艺术批评体系。只有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来建立中国画评判体系,才能使中国画在大框架大格局下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坚定文化自信。

新时代中国画要在传统上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刘广:对于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来说,传统不能丢,创新只是表现形式的变化及对新事物追求的一种新表现。没有传统资源作为基础,艺术家犹如盲人摸象,不得要领。有传统经典指导,初步掌握前人积累的技能,再结合在现实生活中认真观察和领悟,亲自在艺术实践中加以印证,取得真切体会,逐渐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再加上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可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现在我外出写生,一般是动笔少、观察多。观察什么?观察自然,通过与自然、与古人对话,在创作上留精华、作取舍,找到在当今时代独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中国画的创新是在继承传统上加以创新,笔墨精神当随时代,如果丢了笔墨、丢了线条,就丢了中国画的筋骨,丢了中国画的灵魂。“皴、擦、点、染”绘就的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而这些都需要引导,所以我建议在艺术高考中,加上一些有关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与课题,让中国画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使遵循传统与发展创新真正结合起来,如此才能真正推动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

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底线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我认为,中国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它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价值取向。作为中国画画家我们有责任传承发展中国画艺术,有责任回答好新时代中国画守正创新的课题。正本清源,传承好优秀传统是创新的前提,所以无论怎么创新,都要牢牢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这个底线我个人认为有三点。一是书写用笔。中国画不仅用线表现造型,还讲究线本身的质量,赋予线丰富的内涵,是艺术家修养与性情的集中体现。二是散点透视。与西方的焦点透视不同,中国画家的视点是自由的、多点的,如此才能画出《长江万里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画特有的长卷形式的作品,这是西画无法完成的任务。三是神采意境。中国画家画人,讲究以形写神,重点在神采;画山水也不同于西画的见山画山、见水画水,而是把山水作为交流的对象,强调写心、写情、写意,画胸中的山水,追求诗情意境。因此我建议,新时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有底线意识,守住底线就守住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新时代中国画要有创造性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何加林:

新时代中国画要发展,就一定要有创造性,要具备造血功能。我认为,创造性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动源,如果在一个历史时期没有了创造性,就没有了动力。炫技似的东拼西凑不是真正的创造,真正的创造一定要有思想性、文化性,要有高度与深度。而艺术家这个群体是最具有想象力也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如果我们能够在艺术的世界里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去创造新事物,就会影响周围的人,影响下一代,而这些人中说不定就有可能是未来的科学家,艺术的创造性思维一旦影响到科学家,他们就会有无尽的想象、创造和发明,所产生的影响不可估量。纵观世界历史,凡是科技革命一定是文艺复兴先行,历次文艺复兴都曾带来过科学的革命。所以在创造性上,艺术必须先行。当今艺术家应该勇于担负起这一使命,创作出让人们获得精神崛起的艺术作品。

让中国画走进群众文化深处

广西政协委员、广西美术馆馆长龙建辉:广西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广西政协书画院艺术家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投身扶贫题材创作。他们深入广西贫困山区采风写生,了解当地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了解群众脱贫致富经典案例,为扶贫工作者画像,画好扶贫故事;他们建立文化扶贫机制,开展书画艺术扶贫及文化下乡公益惠民活动,组织书画作品公益拍卖,捐资助学,支持教育脱贫;他们认真组织实地调研,为缺乏艺术创作力量的地区培养创作人才,传授创作经验,指导市、县政协以及当地艺术爱好者进行创作,为帮助提升地方美术水平、提高艺术修养积极作为;他们走边境、访村寨,听民意、察实情,从所闻所见找出小切口,捕捉创作灵感,去切身思考、感悟、书画乡村巨变和百姓生活,身体力行推出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书画精品力作,表现新时代新风貌,彰显作品亲切感和影响力,把传承与推广延伸到基层,让中国画走进群众文化的深处。